人文景觀
臨名關鎮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臨名”始見於隋書地理志:“開皇六年(公元580年),改易陽為邯鄲,十年改邯鄲為臨名”。唐代為臨名縣治所。境內有石北口仰韶文化遺址、西召莊西漢墓葬群、朱山戰國摩崖刻石、婁山唐宗石壘、中召莊泉亭古寺等文化古蹟,“燕趙第一境”觀音閣雄居城內南關,明山風景旅遊區等聞名四省八縣。臨名關“抬花桌”雜藝和臨名關驢肉香腸500年盛傳不衰,名揚國內外。石北口仰韶文化遺址位於北石口村西南,西有明山,南有婁山、朱山,北有名河,是山河相間的台地,面積約20萬平方米。1986年發掘了陶環、罐、壺、石斧、石鏟、石環、石球等五百餘件文物,是仰韶文化後崗類型,距今約6000多年。該遺址被列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朱山戰國摩崖刻石是朱山頂上一塊不規則的砂岩天然石,石刻長1.5米,寬0.52米,鐫刻“趙廿二年八月丙寅群臣上酬此石北”一行十五個小篆體大字,其書體處於篆書向隸書過渡時期,該書法吸引了海內外許多書法家,已被法國、英國博物館和日本二玄社、韓國等收藏。該石刻是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山,原名聰明山,位於永年縣西部京廣線臨名關站西5公里處。是太行山伸向冀南平原的一支余脈,占地面積1.5平方公里,主峰峻拔262.8米,為南北走向,平地突起,山勢突兀。
明山古廟,就坐落在明山東北部的山坡上,坐西向東,廟院建有昭惠王祠、奶奶殿、佛爺殿、萬佛樓、皇姑樓、八仙轉、三靈殿、三家靈姑樓、地藏王菩薩殿、十帝閻君殿、千手千眼菩薩殿、肋骨老母殿、家親廟、紡花仙洞、鐘鼓樓等大小七十二座殿宇。這裡是歷年來方圓300公里、四省30多縣市民眾朝山的地方。明山又是消夏避暑的好去處,在盛夏季節,氣候悶熱,而明山萬佛樓附近,空氣清新,山風涼爽,氣溫比別處低2度以上,是遠近聞名的“避暑山莊”。“燕趙第一景觀”觀音閣,始建於隋唐,清光緒十六年重修,1986年民眾集資重修,建築面積228平方米,高21米,進深2間,面寬3間,周圍帶廊子,頂部為硫璃瓦綠頂,主閣旁原有太陽樓一座,新增了月亮、鐘鼓等三座角樓,現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山,原名聰明山,位於永年縣西部京廣線臨名關站西5公里處。是太行山伸向冀南平原的一支余脈,占地面積1.5平方公里,主峰峻拔262.8米,為南北走向,平地突起,山勢突兀。明山古廟,就坐落在明山東北部的山坡上,坐西向東,廟院建有昭惠王祠、奶奶殿、佛爺殿、萬佛樓、皇姑樓、八仙轉、三靈殿、三家靈姑樓、地藏王菩薩殿、十帝閻君殿、千手千眼菩薩殿、肋骨老母殿、家親廟、紡花仙洞、鐘鼓樓等大小七十二座殿宇。這裡是歷年來方圓300公里、四省30多縣市民眾朝山的地方。明山又是消夏避署的好去處,在盛夏季節,氣候悶熱,而明山萬佛樓附近,空氣清新,山風涼爽,氣溫比別處低2度以上,是遠近聞名的“避暑山莊”。
觀音閣位於邯鄲永年縣城,系唐尉遲敬德奉敕重修,元魏時崇尚佛屠與其所建。觀音閣設計科學,布局緊湊,整個閣宇比例勻稱,造型莊重、樸實,具有典型的北方建築風格。閣高25米,上下四層,底層為台基,下有南北通衢門洞。台基之上為三層主樓,瓦木結構,歇山飛檐,雙昂斗栱,琉璃瓦頂,金碧輝煌,蔚為壯觀。觀音閣台基的東西兩側各有18級石砌台階。拾級而上,便到主樓的第一層,台角的日、月、鍾、鼓四座玲瓏秀麗的陪樓簇擁著中間的佛殿,形同眾星捧月,可謂匠心獨運,別有精緻。周圍是一米高的磚砌圍牆,上有8個綠瓷蹲獅,殿檐下豎立著18根紅色明柱,畫梁雕棟,流光溢彩。沿緊靠山牆的木梯登上二樓,環樓為一米寬的曲廓,外圍為琉璃欄板,檐角下懸有鈴鐺,微風吹來,發出叮叮噹噹的響聲。居高臨下,憑欄尋覓,東眺龍泉古寺生輝,西望朱山石刻絕頂,南指黃梁古觀再現,北見潺潺洺水東去。景觀宜人,令人心曠神怡,留連忘返。主樓的第三層為梁檁交錯木構虛層,閣頂呈方形平台,四角四個一米高吻獸,中間立串珠形閣剎,為全閣制高點,但人不能至焉,當是一憾。
千百年來,觀音閣香火旺盛,歷久不衰。每年二月十九日廟會和七月三十的“打醮”活動,招徠四方遊客紛紛而至,最為壯觀的要數上元(元宵)燈節。據說,每年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天大放華燈,夜幕降臨之時,閣上閣下萬盞香燈一齊點亮,閣身上下通紅一片,光彩四射,遠遠望去,觀音閣火樹銀花,人如潮湧,使這一千年古建築更加彰顯“燕趙第一境”的無窮魅力。
紅色革命文化
紅色革命文化,解放臨洺關。"七七事變"後,日寇占領臨洺關,許多古蹟名勝毀於一旦,民不聊生。永年縣軍民在共產黨領導下,同日寇和國民黨殘匪進行過殊死鬥爭,1945年10月,八路軍平漢支隊司令員韓蔭亭率所轄部隊在兄弟部隊配合下對臨洺關之敵實行包圍。敵人多次反撲,均被我軍殲滅。從此,臨洺關得到了解放。
基礎設施
南距邯鄲市區15公里,北與邢台沙河接壤,東距京深高速路口1公里。京廣鐵路、107國道縱貫南北,永河、永峰等省級幹道橫穿東西。鎮區主幹道縱橫交錯,順便暢通。排水、供電、通訊、供熱、供氣等設施完善,城市功能齊全,邯鄲衛星城的輪廓日益凸現。
經濟實力
臨名關鎮經濟實力雄厚,產業優勢突出。新一屆黨委、政府上任以來,認真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高揚“幹大事、求跨越、建強鎮、爭第一”的主鏇律,大力實施科教興鎮、開放興鎮兩大主體戰略,以標準件產業為主導,以發展城郊型農業、民營經濟和商貿三產為突破,團結拼搏,開拓進取,全鎮經濟、社會快速健康持續發展。2003年,全鎮國民生產總值實現117082萬元,人均1.51萬元,財政收入3260萬元,人均418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280元。各項指標名列全縣之首,居邯鄲市前列。大力發展高效農業。全鎮已建成3000畝小麥良種繁育基地,5000畝綠蘆筍蔬菜基地,100萬隻蛋雞養殖基地,5000畝速效林果基地,以及小尾寒羊、鹿等特種養殖基地。標準件產業享譽全國。境內有全國最大的標準件集散地——河北鋪標準件市場。該市場以河北鋪標準件商城和投資7600萬元新建的中國永年標準件城為龍頭,以周圍1000多家標準件企業為龍身,與全國500多家大型標準件工廠和萬家標準件門店建立常年供銷關係,年成交額30億元,創利稅1.2億元。民營經濟異軍突起。河北久鵬製藥有限公司、邯鄲恆永潔淨用品有限公司、永美熱電有限公司、永年縣炭黑化工有限公司等一大批民營企業脫穎而出,斐聲全國。久鵬“林諾清”片、恆永“醫藥口罩”成為抗擊非典專用產品,其中恆永公司被國家抗擊非典指揮部確認為首批首家醫藥口罩指定生產廠家。商貿物流強勢疊出。鎮內有冀南最大的瓷磚市場——占地350畝的冀粵建材市場,最大的農副產品市場——占地300畝的中原農副產品中心批發市場。投資1億元新建方旗五金城、金色谷農資超市、名興南路工業品批發市場、施莊大米批發城、東環路家具超市,加之標準件商城,全鎮形成七大區域性物流中心,輻射周邊五省二十多個市縣。對外開放碩果纍纍。全鎮六家中外合資和出口創匯企業,產品遠銷美、英、法、意、日、葡萄牙、巴基斯坦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2003年引進內資2600萬元,引進外資100萬美元,出口創匯400萬美元,成為邯鄲市鄉鎮出口創匯大戶。相關條目
參考連結
http://yn.hd.gov.cn/mg/xz.htm
http://yn.hd.gov.cn/mg/jj.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