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可以說臧寧貝是一個真實而且豐富的人。斯文冷靜的外表之下,有著一顆如火山熔岩般洶湧和極具爆發力的熱情。對於他的戲劇團隊來說,他是可以讓人卸下面具,輕鬆面對的導演、朋友、鄰家大哥哥和可以隨意調侃的“老臧”。在他身上,有著他從來不自知的親和、逗趣和溫情魅力。
基本資料
姓名: 臧寧貝
出生地:貴州
生日:1972-07-16
星座: 巨蟹座
現居住地:上海
代表作品:《江河行》,《愛的故事(最後幾章)》
主要成就:2011日本東京劇場藝術節,獲F/T2011大獎提名
院校:英國愛丁堡QMUC戲劇學院 中央工藝美術學院 南京師範大學美術系
個人生平介紹
受祖父母溺愛,年少時遊手好閒,不服管教。祖父曾嘆息說:家門不濟啊。但臧寧貝天生喜歡文藝繪畫,吹拉彈唱,隨性地亂搞,卻都能精通。高考落榜後,再次拿起畫筆,考上美院。
之後,臧寧貝去北京繼續攻讀藝術史,偶然的機會受到一位戲劇導演的啟蒙,於是愛上了戲劇。一年中看了80多場戲劇,從此,戲劇成了他的情人,他的夢想,和他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
生於貴州,成長於南京。84年,父母終於返城,金陵太平南路的一處小屋,曾經是全家當年的蝸居。家雖窄小卻又是溫暖的,但這樣溫暖的記憶並不長久。有一日,全家坐於堂上,左邊是父親,右邊是母親,他們無隻言片語…… 當離婚被批准時,父親向左走,母親向右走,他也走了,從南京到北京,再從北京到了蘇格蘭。
帶著對戲劇的愛,臧寧貝負笈英倫學習戲劇和生活近7年。英倫的天空總是陰霾重重,對於他的夢想來說,卻是汲養之地。在這裡他與他的人生簽了一個歷史之約—戲劇之約,終生的,不可違約的。
33歲回國來到上海,創作戲劇,讓戲劇生,讓戲劇傳承,讓戲劇承擔社會責任,一切都要從頭開始。他發表過詩歌,寫過散文、做過戲劇評論,從事過翻譯工作。他與“非職業戲劇研修會”合作,持續主持開展“戲劇研修營”等戲劇工作坊教學活動,並曾執教於上海戲劇學院。他曾參與過的演出、導演和製作過的各類國內外影視、戲劇作品有20多部,演出場次近200場。
2010年,臧寧貝創立了獨立戲劇團體【將進場】。他相信自己,雖星星之火,卻也能有燎原之日。
目前作品
《塞納河少女的面模》
臧寧貝人文戲劇作品。
1936年,馮至在德國柏林留學期間,無意中在一家書店買到一具少女的雕塑面模,下面用法語標明“賽納河畔的無名少女,她因不幸遭遇投河而死,死後還面含微笑又略帶憂愁”。抗戰時期馮至先生回國任教於西南聯大,一直將她珍藏在身邊,直至“文革”期間被紅衛兵打碎。
《塞納河少女的面模》是為了紀念馮至先生(“二十世紀中國傑出的抒情詩人”——魯迅語)的一部原創話劇。劇本獲2012年第八屆全國戲劇文化獎話劇金獅獎編劇獎。該劇的創作起源於馮至先生的真實故事,及他的大量詩作,其中也有馮至和季羨林長達一生的友誼和晚年時刻最動人的交往。
該劇編劇童道明先生是我國著名的俄羅斯文學專家和著名的戲劇評論家,有感於他自己與馮至、季羨林先生的親身交往,第一次拿起戲劇創作的筆,歷時四年寫出這樣一部感人至深的話劇作品。
導演的話
借一位已故詩人的經歷說一說無所謂痛苦的生死!借一首首抒情的詩說一說無所謂純粹的愛情!之所以說“借”,是因為當下我無法找到可以說一說的無所謂真實的故事……
藝術的社會責任
偶爾一次,金沙江,怒江和瀾滄江的三江遊歷,讓臧寧貝見到了當地的山河破碎,民生疾苦。他禁不住問自己:藝術有無社會責任?
於是,2009年,他用三江遭受破壞的題材創作了舞台劇《江河行》。這部劇廣受戲劇迷們的追捧和歡迎,隨後進行了八個城市的巡演,併入選上海秋收季節-迷倉當代表演藝術演出季,參加北京九劇場非非演出季。於2011年赴日本參加東京劇場藝術節,並獲得獲F/T2011大獎提名。
愛李白卻更愛杜甫,臧寧貝與自己立約,一年去一個國內有環境問題的地方,然後用他的方式發聲,就算是蜂鳴,也要叫得響亮。
而對於話劇的市場行銷,臧寧貝卻是近乎極致的愚笨。在他的概念里,依靠話劇取得盈利是一件艱難的事,卻又是為了夢想不得不面臨的困境。
然而,莫問前路遙苦,我行我素。臧寧貝的心,是一個戲劇人的心。一個戲劇人的自由應該是心靈的自由,他是大地的孩子。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以往作品
導演作品
《 Socrates》(2005)
《春暖花開》(2009)
《最後的審判》(2009)
《江河行》(2009)(八城巡演,入選上海秋收季節-迷倉當代表演藝術演出季,北京九劇場非非演出季,
2011日本東京劇場藝術節,獲F/T2011大獎提名)
《怪談》(2010)(上海“先行”青年戲劇節參演劇目)
《 Six Characters In Search of an Author》(2011)(全英文對白)(2011年J LIFE戲劇季)
《愛的故事(最後幾章)》 (2011)
《咱們的世界》 (2012)
《小豬版納》 (2012)
《塞納河少女的面模》 (2013)
表演作品
《 A Christmas Carol》 (2001)
《 Taming of the Shrew》 (2003)
《 Death of A Salesman》 (2004)
《隱體宮》 (2006)
《下一個8秒》(2009)(上海“先行”青年戲劇節參演劇目)
《光 · 明》(2009)(北京青年編導計畫參演劇目)
《皮相》 (2009)
編劇作品
《Hope》(2005)
《尋根》 (2009) (合作)
製作作品
《子夜天使》 (2006)
《黑洞 · 結局》 (2006)
《以魯迅為旗》(2008)
燈光設計
《昨夜的雙擁路》 (2008)
《狂人故事 · 私元年升級版》 (2008)
《蹲》 (2008)
《殺手?殺手!》 (2010)
藝術節
第一屆迷倉概念藝術節(2006)
第一屆越界藝術節(2006)
第二屆越界藝術節—中歐舞蹈劇場(2007)
“先行”青年創意戲劇節 (2009)
“秋收季節—迷倉2009”戲劇節(2009)
華潤 橡樹灣國際藝術交流季 (2010)
德國中國文化年項目之德勒斯登“內觀中國”
烏鎮戲劇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