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虎獸面紋銅鐃

臥虎獸面紋銅鐃

中國古代青銅器

注音

臥虎獸面紋銅鐃 wò hǔ shòu miàn wén tóng náo

基本信息

商代晚期,通高70厘米,銑間寬47厘米,重109千克。1959年寧鄉縣老糧倉師古寨出土。銅鐃鉦部作合瓦形,有,甬上有旋,甬中空與腹腔相通。鉦部主紋為弧形粗線組成的獸面狀,四周邊沿和甬部飾雲紋,鼓旁兩側各飾一立虎,隧部飾有一獸面。

臥虎獸面紋銅鐃臥虎獸面紋銅鐃

關鍵字

商代樂器。形似鈴而較大,有中空的短柄可安木把。使用時執把,鐃口朝上,用槌敲擊。特大的鐃使用時需插在鐃座上。一般以大、中、小三件為一組,但1976年安陽婦好墓出土的鐃則為大小相次的五件為一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