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膠州大秧歌戲是膠東大秧歌的代表。‘膠州秧歌“發展迄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主要流傳在即墨、黃島、膠南、高密等地區。盛行的是膠縣縣城周圍五十里方圓的地方,尤以大沽河一帶為最盛。
起源
關於“膠州大秧歌戲”的起源,有一個傳說:很早以前有李、王兩家(也有說馮、趙兩家的),他們是很要好的親戚,遇到災年,這兩對夫妻,各帶著姑娘、兒子、兒媳婦,打著花鼓,外出逃荒要飯,“膠州大秧歌戲”就是從他們要飯時的化裝演出開始的。傳說他們的演出總是先由一個人說幾句話就開始走場,舞蹈後,演些小戲。直到今天“膠州大秧歌戲”女角的舞蹈還保留著背包袱的動作。
特色
膠州秧歌原有“地秧歌”、“跑秧歌”、“三道彎”、“扭斷腰”等名,建國後為了與其他地區的秧歌相區別,因主要活躍在膠州市郊範圍內而統稱為“膠州大秧歌”。膠州秧歌的演員基本編制為24人,如增加人數必須是雙數遞增,秧歌隊需有一至二人的組織領導者,負責全隊的事務,俗稱“秧歌爺”。還有一人由秧歌隊的教練或老演員來充任,叫 “傘頭”。傘頭必須具有眼明手快、頭腦靈活、口齒伶俐的能力,在演出前念些順口溜或說些吉祥話,語言必須風趣幽默。除此之外,秧歌隊還要有3至5人的教練,專管訓練演員併兼做演員。秧歌的角色分為“翠花”、“扇女”、“小嫚”、“鼓子”、“棒槌”5種,一般每種角色2人或者4人,不能單數。翠花為青年婦女和姑娘,表演時動作大方、舒展,表現婦女的潑辣開朗大方、而又溫柔嫻靜的性格。小嫚為少女,表演動作天真、活潑、俏麗。鼓子和棒槌均為中年和青年男性,鼓子瀟灑詼諧,棒槌英武矯健。
膠州大秧歌戲的音樂伴奏,一般用旋律優美、音調多變、節奏明快、鄉土氣息濃郁的羽調式民間吹打樂。秧歌的音樂與舞蹈動作配合密切,音樂中用來表現秧歌舞蹈“慢做快收”動律特點的八分音符,貼切典型,樂曲根據舞蹈情緒靈活運用,兩者在力度與速度上高度和諧統一。當今,膠州秧歌的獨特風格更加大放異彩,許多外國人專程來膠州學習秧歌,不少當地老藝人被請出去傳授技藝。更為可喜的是膠州秧歌已被編為藝術院校的舞蹈教材,成為全國藝術院校民間舞蹈的必修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