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型急性放射病

腸型急性放射病

腸型急性放射病,是以胃腸道損傷為基本病變,以頻繁嘔吐、嚴重腹瀉以及水電解質代謝紊亂為主要臨床表現,具有初期、假緩期和極期三階段病程的嚴重的急性放射病。

腸型急性放射病,是以胃腸道損傷為基本病變,以頻繁嘔吐、嚴重腹瀉以及水電解質代謝紊亂為主要臨床表現,具有初期、假緩期和極期三階段病程的嚴重的急性放射病。

疾病病因

大劑量具有穿透性的高頻電滋波(如X和γ射線)或高線能轉換(高LET)的中子引起,也可由亞原子粒子形成的帶正、負電荷的粒子(如α和β粒子)引起。在戰時,核武器可殺傷大量人群。平時,放射事故照射可引起急性或亞急性放射病及皮膚損傷。接受放射線者不注意防護,長期受照於超過劑量限值的射線,也可得慢性放射病。受損傷的主要是細胞,細胞受損傷後器官組織喪失功能,出現臨床症狀,造成放射病。組織受損的輕重取決於放射線劑量大小、受損傷的細胞多少、範圍和受照部位的器官和組織的重要與否。一般認為,放射的直接損傷表現為細胞的死亡,不能再增殖新的組織,抵抗力降低,血管破裂出血,組織崩潰,出、凝血時間延長等。放射的間接損傷可以引發腫瘤、白血病,壽命縮短,反覆感染,發生貧血和潰瘍等。放射的局部損傷可在受照後幾個月或幾年後才出現。全身性疾病只有在機體內幾個器官組織受損或全身受照時才發生。

治療原則

根據病情程度,採取積極綜合對症的支持治療,特別注意早期的妥善處理。
對輕度腸型放射病病人儘早無菌隔離,糾正水、電解質、酸鹼失衡,改善微循環障礙,調節植物神經系統功能,積極抗感染、抗出血,有條件時及時進行骨髓移植。

疾病預防

長期脫離射線工作,注意可能發生的遠期效應,並予以相應的處理。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