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退變性側凸

腰椎退變性側凸屬於成年人側凸,是指在骨骼發育成熟的患者由於脊柱退行性變而引起的側凸畸形。其Cobb角大於10º,通常小於40º。其使動因素為腰椎椎間盤的退變、關節突的退變。其臨床特點是隨年齡增長而出現的節段性失穩和由此引起的進行性畸形和疼痛。患者可表現為腰背部疼痛、步行距離縮短、下肢酸痛、麻木,不能久坐久站。發生率隨年齡增加,大約80%的腰椎退變性側凸患者可出現側凸的進展,每年進展2°~6°。

病因

腰椎退變性側凸的病理基礎包括:腰椎椎間盤的退變、小關節退變、相應節段的椎管形態發生改變、出現椎管狹窄。腰椎側凸易導致節段失穩;腰部肌肉軟組織在凸側受到牽拉,凹側出現痙攣,出現慢性炎症;側方滑移和旋轉可引起神經根的牽拉,出現相應症狀;同時常出現代償性腰椎生理前凸消失。此外,腰椎退變性側凸與骨質疏鬆關係密切。骨質疏鬆症患者的腰椎側凸發生率明顯高於正常。骨質疏鬆導致椎體不對稱骨折,從而導致側凸。非對稱性椎間隙塌陷導致塌陷嚴重側受力加大,產生骨小梁微骨折,進一步加重側凸。

臨床表現

腰椎退變性側凸的臨床表現為:除畸形外主要表現為反覆發作的腰背痛,進展較快,藥物不易緩解,活動時腰痛加劇。症狀持續時間長,反覆發作,逐年加重。患者可以出現間歇性跛行,其神經受壓症狀主要發生於凹側(神經通道狹窄),也可發生於凸側(神經受到牽拉和移位)。腰痛症狀常常為晨輕暮重,即腰痛在早起時較輕,隨著白天的活動,漸漸覺得腰痛加重,難以支撐身體,以致於要彎腰,軀幹前傾,以減輕疼痛。部分患者需要臥床休息。

檢查

1.X線片

X線片包括正側位,正位片上可以測量Cobb角,並了解整個脊柱軀幹的平衡狀態;側位片檢查矢狀面,可以發現後凸和前凸的程度,也可以除外脊柱滑脫和椎體遷移。

2.CT

CT能夠幫助了解椎體,小關節的退變情況。

3.MRI

MRI能清楚地顯示椎管內的異常。

診斷

診斷很難與進入成年期的特發性脊柱側凸區別,其影像學改變有利於鑑別。退變性脊柱側凸常表現為:

1.後凸性側凸,呈進行性加重,並發生脫位。

2.初診時即見頂椎區椎間盤退變。

3.不僅存在脊柱側凸的交接區不穩定,還有側凸階段內的不穩定。

4.側凸區的節段性畸形不均勻,椎間隙高度的改變也不規則。

5.神經根壓迫常見。

6.嚴重的雙平面失代償、軀幹塌陷。

治療

結合患者的臨床表現,採取保守治療或者手術治療。

1.保守治療

臨床症狀較輕,側凸角度不大的患者可暫時保守治療,包括臥床休息、止痛藥物、理療和功能鍛鍊等方法。觀察患者的側凸進展和臨床症狀的變化。

2.手術治療

對於側凸角度較大,臨床症狀較重的患者需手術治療。手術治療的方式可以採用選擇性減壓短節段固定融合和選擇性減壓長節段固定融合。以恢復患者的腰椎正常曲度和脊柱的平衡,重建脊柱的穩定性。手術治療的關鍵在於手術減壓的過程,術前仔細評估患者的側凸狹窄部位,準確減壓狹窄節段,採用短節段固定融合腰椎的方式,患者術後症狀改善明顯,同時短節段固定融合顯著的減少了手術創傷,患者可以在術後1~2周順利出院。

預後

及時手術,可獲得比較好的療效。

預防

患者應注重腰背肌鍛鍊,運動應持之以恆,生活中注意坐姿,保護腰椎,預防腰椎退變的發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