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膜膿毒性金黃桿菌

腦膜膿毒性金黃桿菌廣泛存在於自然界以及醫院的環境中,是造成醫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

簡介

腦膜膿毒性金黃桿菌是黃桿菌的一種,為條件致病菌,常可引起術後菌血症肺炎亞急性心內膜炎及化膿性腦膜炎等。腦膜膿毒性金黃桿菌(Chryseobacteriummeningosepticum)為非發酵革蘭陰性桿菌,屬條件致病菌,可引起腦膜炎、菌血症、心內膜炎、皮膚軟組織感染等。臨床上腦膜膿毒性金黃桿菌對亞胺培南等多種抗生素耐藥,且可產生多種金屬β-內醯胺酶(metallo—β-lactamases,MBL)和超廣譜β-內醯胺酶(extended—spectrumβ—laetamases,ESBL),日益引起臨床的重視。近年來由於廣譜抗生素的廣泛套用和各種基礎疾病導致患者免疫力低下,使腦膜膿毒金黃桿菌造成的感染呈明顯上升趨勢,由於其外膜通透性差,易被誘導產生β內醯胺酶,所以腦膜膿毒金黃桿菌呈現多重耐藥,給臨床治療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腦膜膿毒性金黃桿菌感染

黃桿菌綱主要存在於水生環境中,也會在食物中存在。多數黃桿菌綱細菌對人無害,但腦膜膿毒性金黃桿菌(Chryseobacteriummeningosepticum)可引起新生兒腦膜炎。黃桿菌綱還有一些嗜冷類群。
以腦膜膿毒性金黃桿菌為代表的金色桿菌屬和產鹼桿菌屬是近年逐漸增多的兩類非發酵菌。它們主要存在於土壤和水中,可在醫院相對潮濕的環境中(如濕化器、靜脈導管、呼吸機管道等)長期生存,當患者免疫功能下降時,可引起菌血症、肺炎、腦膜炎、心內膜炎等感染,其中腦膜膿毒性金黃桿菌所致新生兒腦膜炎的死亡率可達57%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