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植株高25-60厘米。塊莖肉質,長橢圓形或長圓形,長3-5厘米,直徑1.5-2.5厘米。莖粗,直立,圓柱形,近中部具5-6枚葉,向上有5-10枚疏生的苞片狀小葉。葉片橢圓狀披針形、倒卵狀匙形或長橢圓形,長5-16厘米,寬2-5厘米,先端漸尖或急尖,基部收狹抱莖。總狀花序具6-15朵花,長9-23厘米,花葶具棱,棱上具長柔毛;花苞片卵形,長13-15毫米,先端漸尖,邊緣具緣毛,較子房短;子房圓柱狀紡錘形,扭轉,具棱,棱上有細齒,連花梗長23-25毫米,先端彎曲,具喙;花白色或綠白色,罕帶粉色,中等大;中萼片寬卵形,凹陷,兜狀,長6-9毫米,寬5.5-8毫米,先端急尖或稍鈍,近頂部邊緣具睫毛,具5脈,背面具3條片狀具細齒或近全緣的龍骨狀突起,與花瓣靠合呈兜狀;側萼片反折,強烈偏斜,卵形,長6.5-10毫米,寬4-7毫米,具3-4條彎曲的脈,前部邊緣臌出,寬圓形,先端急尖;花瓣直立,斜披針形,不裂,長6-7毫米,基部寬2-3毫米,先端漸尖或長漸尖,具1脈,外側增厚;唇瓣較萼片長,基部3深裂,裂片極狹窄,絲狀,並行,向上彎曲,中裂片長16-18毫米,下垂,基部無胼胝體;側裂片長20-22毫米;距圓筒狀棒形,長21-27毫米,向末端逐漸或突然膨大,下垂,中部明顯向前彎曲或前部稍彎曲,稍長於或短於子房,末端鈍;藥室基部伸長的溝與蕊喙臂伸長的溝兩者靠合成細的管,管前伸,長約2毫米,稍向上彎;柱頭2個,隆起,長圓形,長約1.5毫米。花期7-9月。
生長環境
生於山坡林下和溝邊。分布於長江流域和台灣等地。
主要價值
入藥部位
塊莖。
性味
味甘、微苦,性平。
功效
壯腰補腎,清熱利濕,解毒。
主治
用於腎虛腰痛,遺精,陽痿,白帶,熱淋,毒蛇咬傷,瘡癤腫毒。
相關配伍
1、治腎虛遺精:腎經草、金櫻子、黃精各15g,土黨參、熟地各9g。水煎服。
2、治陽痿早泄:腎經草、黃精、土黨參各15g,地龍9g。水煎服。(1-2方出自《湖南藥物志》)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採集加工
春、秋季採挖,去淨莖葉和鬚根,洗淨,曬乾。
相關論述
《湖南藥物志》:“清熱生津,滋陰補腎。主治腎虛遺精,陽痿早泄,瘡疥腫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