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酸鐵觀音

脫酸鐵觀音

拖酸鐵觀音是把水分脫到只剩20-30%後的成品,茶葉的苦澀會也因為水分的散失,也跟著失味,色澤鮮活度普遍較高,洗茶聞葉底,酸味很明顯。

簡介

拖酸鐵觀音

福建的鐵觀音茶根據製造方法分為:正味和拖酸兩種.

拖酸製作時,是需要拖布(諧音),把水分拖到只剩20-30%,成品很酸,聞起來有較重的酸味,但湯水入口卻沒有聞的那種酸味,然後茶葉的苦澀會也因為水分的散失,也跟著失味。所以說對身體的好處沒什麼變化,只是口味不同.

傳統制的鐵觀音是重發酵重火,經陳放後其茶湯會慢慢轉變甜,而現代工藝的鐵觀音有他自己獨特的高香,飄香,底火,輕發酵等等都與傳統鐵觀音大相逕庭了,這種茶還是有茶人所追求的!

青皇口味也就是閩南話中說的“hunkoupan”。也就是音韻的味道。它是一種花香和酸果香很好的融合在一起的一種味道!因其聞有酸,很多不懂茶者以為是歪酸的,也就是拖酸的!拖補酸,先說拖,為何叫拖呢,個人覺得箐葉到了正常的要殺青的時候,但箐葉的還不能完全完成做青要求,因此還要在超出的時間繼續做青,於是有了拖的說法!不能完成是由於天氣氣候等因素的影響。慢慢的就形成了這種風格茶。要拖,就需要配以空調和抽濕機以完成。這樣,就少搖多靜,不搖出水,二是靜抽出水!於是就有了拖青和拖酸的茶品了!此茶做的好的有清爽的青香和酸香或清酸味,做的不好的有生硬的臭青味或悶青味或臭悶酸味!這類茶因為走水不徹底,發酵度較低,即使有高的,也是假高。因此此類茶沖泡時要快衝快出,否者湯色偏深水偏澀苦!此茶有開蓋奪香之勢,很容易吸引剛接觸觀音的人!此類茶極不耐放。在自然氣候下,不到一個月

就香水全消。一般都在冰櫃速凍保存!目前整個安溪拖酸要屬於安溪仙榮最為出名,這裡茶葉品質最為突

出。它有著與傳統茶葉不一樣的口味!

新型的拖酸做法:(劍斗鎮潮碧村上過侖)

脫酸鐵觀音 脫酸鐵觀音

主要是以少在原來仙榮拖酸做法的基礎上進行改變;以更加高昂的香氣、顏色、新鮮度奪勢!近幾年很多茶商到此處收購茶葉!這種做法的茶葉拖酸更重,非常耐泡!在搖青的時候是以前兩次輕搖;第三次重搖青;間隔之間恰到好處;讓茶青完全熟透。靜等72小時,讓茶青發酵充分。再來進行殺青!此種茶葉成品價格高每公斤毛茶達到300元到1200元之間!

拖酸製法種類

一是回青二是拔青三是拖青。對比正結,色澤烏綠潤,香氣高強,帶蘭花香,滋味醇和但帶微澀,音韻明,湯色金黃。

二、回青製法:采青後第二天15-18點炒青(殺青),毛茶條形緊結,色澤綠潤,香氣高強,滋味醇正,音韻明,帶花生仁味及酸甜味,但滋味淡些,湯色金綠黃。

三、拔青製法:采青後第二天22-24點炒青(殺青),毛茶條形較緊結,色澤墨綠,香高,較醇正和有音韻,帶酸甜味,湯黃色或深金黃。

四、拖青製法:采青後第三天6-10點炒青(殺青),毛茶外形緊略有較強酸餿味,久浸則茶湯轉橙黃色,葉底暗綠。“拖酸”是近年來鐵觀音市場出現的一種完全不同於傳統口感的茶,其發酵輕,從採摘到下鍋炒的間隔比傳統的鐵觀音要長得多是茶農在製作鐵觀音的過程中,因失誤、耽擱等偶然因素制出了“拖酸”茶。沒想到,這種茶投放到市場時,很受歡迎,市場的需求量大。於是,就有了專門炒制“拖酸”茶的茶農。安溪仙榮的這

位茶農介紹說,到仙榮的各地茶商都因“拖酸”茶而來。有茶商認為,“拖酸”的茶口感較濃,能給神經較強的刺激。許多人因為熬夜、喝酒、抽菸,味覺變得遲鈍,他們會覺得傳統正味的茶沒有味道,喝“拖酸”茶才有感覺。

脫酸鐵觀音的特點

1、外形:乾茶多顯青綠,色澤鮮活度普遍較高,觀感與消青茶的差異並不是很大,因此較難從外觀上區分。

2、香氣:洗茶聞葉底,酸味很明顯,拖酸茶一般有明顯的拖味,這種茶有致命的缺陷,工藝沒有保留的價值。注釋:論香氣的高揚程度,拖酸排第一,消青排第二,正炒排第三;論香氣的高雅程度:正炒排第一,消青第二(高階品亦可並列第一),拖酸末流沒法比。

3、口感:喝了容易讓人產生反胃感,而且隨著保存時間的延長,這種不適感就越嚴重——茶友若剛開始接觸,可能還不容易體會,可一旦有此體驗後,一般都不會考慮拖酸茶了。即便拖得好的茶,也不耐保存。——對於茶友來說,選擇何種茶品的決定權應該是自己的味蕾而非他人建議,因為人的味蕾最誠實,不喜歡正炒即不選它,儘管它代表未來趨勢。選擇自己喜好的風格,你會有一個愉快的品茶心情。

4、製作工藝:採摘後第三天凌晨~早晨炒制,搖青程度最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