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鏡須知

《脈鏡須知》,二卷。清代梅江村撰,劉鳳翥(字漢卿)編次。成書並刊於清光緒二年(1876)。卷上闡述十二經絡總論,左右二手寸關尺脈及二十八脈;卷下論述浮沉遲數等脈的歸類比較,七表八里九道脈、七危重脈、奇經脈、神門脈、反關脈、五藏平脈、五臟相剋的生死脈以及四時平脈和死脈等。

成書背景

王叔和《脈經》之後的脈學著作多繼承了《脈經》的學術思想。但離開具體疾病單獨說某脈主某病,必然與臨床不符。明代張景岳《景岳全書》提出“舍脈從證”、“舍證從脈”,經李中梓、何夢瑤等發揮此說得以盛行,但如何從舍則各家莫衷一是。清代康熙年間醫家陳士鐸竟得出“辨脈難知,不若辨證易知也……畢竟從脈者少,從證者眾”的結論。梅江村對部分醫家只談辨證、不談辨脈、滿口方書、遲數罔聞的現象深有感觸,正如《脈鏡須知·原序》所說:“證必有脈,脈者臟腑虛實寒熱所由分也,察脈辨證而立方焉。然近世庸醫,輒以執方醫病,而病不能瘳,甚或反至殺人者何?蓋以脈之形象全然不諳,但將幾個成方公然行道。”因此著《脈鏡須知》詳細描述各種脈形、脈象、主症,並輔以臨證心得,為行醫者臨床診脈提供依據。

流傳版本

現存清光緒二年安徽貴池周明亮校刻本、光緒八年鉛印本等,2015年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排印本。

作者簡介

梅江村,清代醫家。安徽歙縣人,約生活於清代道光、鹹豐年間。

內容簡介

本書在前人脈法理論的基礎上,結合個人心得體會,分門別類地綜合證因對脈之形態、部位、主症及四時臟腑病脈等方面詳加論述,在闡明脈理的基礎上聯繫臨床實際,對脈診中存在的錯誤或不當之處進行辯駁質疑。卷上闡述十二經絡總論,左右二手寸關尺脈及二十八脈;卷下論述浮沉遲數等脈的歸類比較,七表八里九道脈、七危重脈、奇經脈、神門脈、反關脈、五臟平脈、五臟相剋的生死脈、四時平脈死脈、孕脈、小兒反關斜行等。其學術特色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改定寸口分候臟腑

王叔和著《脈經》推廣《難經》獨取寸口診脈方法,確定寸關尺六部脈臟腑配位,將小腸與心配於左寸,大腸與肺配位於右寸,三焦與腎配位於右尺。唐代孫思邈《千金方》二十八卷“平脈”與宋代崔嘉彥《崔氏脈訣》則對此持有不同看法,主張依《難經》之說。元代滑伯仁《診家樞要》卻以心包絡與三焦配右尺,李東垣亦持此說。明代李時珍《瀕湖脈學》主張又與《脈經》相同。本書則提出“三焦分列於左右手寸關尺之間,兩寸為上焦,兩關為中焦,兩尺為下焦”,不同於《脈經》之“三焦配位於右尺”的說法,對王叔和寸口臟腑分候中的混亂現象進行了修正。

2.詳述脈形,辨別相似脈

本書對二十八脈形象特徵論述獨到,便於初學者區分誦記。如芤脈的描述極為形象生動:“芤如浮候有脈,至中候忽無,再至沉候有脈。是浮沉二候皆有,惟中候獨無,名曰芤脈。”又如相似脈的辨別十分精準:“代者,非結非促。脈來幾至之數則去,脈去幾至之數而又來,歇而又起,起而又歇,停歇幾許時,起來又幾許時。如是為長度,有相代之義焉,名為代脈。與促脈結脈不同,促結只歇一至即來,代脈停歇多時始到,且來幾時,去亦幾時。相代不爽,此代脈與結、促二脈相別也。”“虛、濡之類,皆在浮候無力,豈非相似?彼虛則闊大,濡則細小,自可分別。如細、微之類,同為渺茫。須知細有蛛絲之細,固可確見;微則不拘細大,渺然難尋”。

3.定病位,辨病機,測預後

本書啟示醫者通過脈象來定病位、揣測病機、推斷預後,不能言脈不言病,不然則失去了實際意義。如以浮沉遲數來測定病變部位:“浮脈屬陽主表,兼浮而有力為洪,浮而無力為芤,浮而長大為實。沉脈屬陰主里……遲脈屬陰主髒……數脈屬陽主腑”。以脈象揣測病機:“浮而緩者則傷風,沉而緩者則寒濕,緩而澀者薄於脾,緩而弱者虛於氣。左寸澀緩,血必虛於少陰;右寸浮緩,風邪入於五內。左關浮緩為肝風,右關沉緩為脾濕。左尺緩而澀,則精宮耗損,右尺緩而細,則真陽衰痿”。

本書中推斷預後的脈法,包括辨傳變、辨病癒、辨生死等,這類反映各種不同轉歸的脈法,驗之臨床,頗有實用價值。如“故近世傷寒,無論表里皆得數脈,直至一解始得四至平脈。至於平脈或有咳嗽雖久,脈仍四至,則陰未傷,未成勞瘵;倘咳嗽未久,脈來五六至或細數,是已成勞瘵,陰已傷而將登鬼籙矣”。“肝風如六脈皆弦極,毫無別象,則為純弦,為木克土,其病已深,又為死脈;六脈帶弦,不至弦極,則非死脈”。

4.強調“脈證(症)相參”

東漢張仲景是脈證並舉的典範,所著《傷寒雜病論》雖非脈學專著,但強調以脈證緊密結合進行辨證論治。本書尤為推崇其脈證(症)相參:“善診者不拘於脈,苟拘於脈,必至混淆外症。外症混淆,何能施治奏功,故曰脈症相參,又曰能合色,始可萬全……蓋一脈主幾症,不察外症則不知為何病。且一人兼幾症,將何以治之?”提示行醫者臨證重在“脈症相參”,切不可膠柱鼓瑟。尤其是初學者,更應結合臨床細心體會,使之更好地指導實踐。

5.辨偽批繆

本書注重對脈診中紕謬訛誤之處進行辯駁質疑,特別是對孕脈和小兒脈的診斷進行了歷史考證和駁難。如“孕婦之脈,彼內經之所載,與諸書之所陳,各有擬象。予亦深為詳辨,莫定去從,未敢偏信,姑為闕疑……獨有滑伯仁所云‘凡診婦人之脈,來或五至,而無熱病,則當問其月水如何。如不月則有孕,或月水仍來,脈為五至,則為有病而無孕。’予所察孕婦之脈,惟依滑伯仁之論,歷均有驗”。其對孕脈的診斷並非人云亦云,而是詳加考論,實事求是。又如對神門脈辨偽去妄:“心經有神門穴,誤認心經為神門脈,殊不知心屬上焦,應於左寸,豈有候心經尺中乎?則神門脈,既應於尺中,為腎命二經所主,訣無疑矣。”以此啟示習醫者認真汲取脈學精華,揚棄紕謬之處,推動脈學進一步發展。

影響評價

本書論述簡明精要,頗切實用,文字淺近,便於記誦。不僅便於初學者學習掌握,而且對中醫脈診研究和臨床實踐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