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望尖

座落在和平鄉九河村與青天鄉界嶺村的交界處,有一座海拔1500米的山尖,原叫龍王尖,現在叫能望尖。說起這座山尖的名字有一段鮮為人知的來歷。

地理位置

座落在和平鄉九河村與青天鄉界嶺村的交界處,有一座海拔1500米的山尖,原叫龍王尖,現在叫能望尖。說起這座山尖的名字有一段鮮為人知的來歷。

名人淵源

早在三國時期,蜀、魏、吳相互爭奪領土時,曹操同周瑜在赤壁,周瑜用火攻大敗曹軍,曹操死傷的兵馬不計其數,曹操從華客道坐小船逃命後,為了重新整編軍隊,以便東山再起。經過數十天的急行軍,來到現在的能望尖腳下,軍隊駐紮在青天鄉,曹操帶領隨從來到能望尖頂峰,站在峰頂向四周遠眺,方圓數十里盡收眼底,曹操喜出望外,連聲稱讚:“好地方,好地方,這山尖就叫能望尖吧!”曹操向下一看,這座山峰三面都是懸崖峭壁,無法上到山頂,只有向南的一面有一條羊腸小道可上頂峰,易守難攻,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曹操看到這個有利地形,打算在此養精蓄稅,安營紮寨,在能望尖腳下修了練兵場,每天一大早,練兵場上喊殺聲震耳欲聾,士兵們個個精神振奮,鬥志昂揚。而且曹軍還叫人從很遠的地方弄來了蘆柴秧子和蘆柴種子栽種了馬喜愛吃的草料——蘆柴。如今,青天鄉能望尖腳下有一個小畈叫蘆柴畈,這個地名一直沿襲至今。而且,現在每年春天一到,田地間蘆柴還依稀可見。在能望尖東面十里的地方,還有一座山尖,叫擂鼓尖,和能望尖遙遙相望,鼓聲也能聽到。據說這是曹軍訓練、集合、休息、擂鼓傳遞信號的地方。擂鼓尖,我想這個尖名是由此而來的吧!
曹軍在能望尖的山頂的大石頭上還鑿了一個能盛一斗多東西的碓臼,碓臼兩邊還有石頭碓樁,至今仍完好無損。據說這是曹軍沖火藥用的,但奇怪的是碓臼里的水長年不乾。
後因,這地方冬天氣溫太低,氣候寒冷,常常冰天雪地,不能適應士兵和馬匹的生活,就又轉戰南下了。

每年夏天,能望尖附近不少的學校師生來到這裡觀光,老師向學生講述我國古代英雄曹操的故事,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