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胡麻菌核病病根症狀](/img/1/4b2/nBnauM3X4ATNzkTMxETO4ADN0MTM3czN0IDMwADMwAjMxAzLxkzL0E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英文名: Flax and Benne Sclerotinia rot
病原中文名: 核盤菌
病原拉丁學名: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de Bary
病原分類地位: 子囊菌亞門
病害類型: 真菌
主要危害作物: 亞麻、胡麻
主要為害部位: 莖稈
為害症狀
病菌最初侵染近土表的莖稈,濕度大時病部長出白色絨毛狀菌絲,後在莖稈內外產生黑色鼠糞狀菌核,植株倒伏枯死。
病原形態特徵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de Bary稱核盤菌,屬子囊菌亞門真菌。由菌核生出1~9個盤狀子囊盤,初為淡黃褐色,後變褐色,上生有很多平行排列的子囊及側絲。子囊橢圓形或棍棒形,無色,大小91~125×6~9(µm);子囊孢子單胞,橢圓形,排成一行,大小9~14×3~6(µm)。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以菌核在土壤中或混在種子中越冬,成為翌年初侵染源。子囊孢子借風雨傳播,侵染老葉或花瓣,田間再侵染多通過菌絲進行,菌絲的侵染和蔓延有兩個途徑:一是脫落的帶病組織與葉片、莖稈接觸菌絲蔓延其上;二是病葉與健葉、莖稈直接接觸,病葉上的菌絲直接蔓延使其發病。菌核萌發溫度範圍5~20℃,15℃最適,相對濕度85%以上,利於該病發生和流行。
防治方法
(1)實行3年輪作。
(2)從無病株上選留種子或播前用10%鹽水洗種,除去菌核後再用清水沖洗乾淨,晾乾播種。
(3)發病初期開始噴灑50%速克靈或50%撲海因或50%農利靈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