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枝子鏽病

1、平鋪胡枝子單胞鏽菌(Uromyces 2、粗糙單胞鏽菌(Uromyces 3、皺紋單胞鏽菌(Uromyces

病原特徵

在我國,發現有三種鏽菌可引起胡枝子屬植物的鏽病。
1、平鋪胡枝子單胞鏽菌(Uromyces lespedezae-procumbentis(Schw.)Curt.)單主寄生,性子器生於葉面,橙黃色,後轉為褐色或黑色,直徑 75-105微米。銹子器生於葉背面,2-6個成叢,杯狀,包被白色,膜細胞15-24微米×12-20微米,外向壁厚4-8微米,內向壁薄;銹孢子卵圓形或廣橢圓形,有細瘤,黃色,18-24微米×15-18微米。夏孢子堆多生於葉背,裸露,外圍有表皮碎片,直徑0.24-0.32毫米,淡褐色至肉桂色;夏孢子球形或卵形,有刺,黃色18-24微米×13-18微米,壁厚1.5微米,有芽孔3-5個;側絲生於孢子堆的周圍,淡黃色,棍棒形,平滑,壁厚45-60微米×10-14微米。冬孢子堆生於葉的兩面,裸露,外圍有表皮碎片,黑褐色或黑色,直徑0.25-0.8毫米,有側絲如夏孢子堆;冬孢子卵形至橢圓形以至棍棒形,黃褐色至褐色,平滑,22-32微米×12-18微米,頂端圓形、尖突或平切狀,厚10-15微米,基部狹窄;柄無色,頂端淡褐色,長達60微米。
2、粗糙單胞鏽菌(Uromyces scaberulus L.Guo & Wang)夏孢子堆葉兩面生,分散或聚生,圓形,小,直徑0.2-0.4毫米,破裂,肉桂色;側絲多,圓柱形,彎曲,淡黃色,28-58微米×10-15微米,壁厚2-5微米;夏孢子橢圓形,近球形或倒卵形,淡黃色,20-25微米×15-18微米,璧厚1-1.5微米,有小刺,芽孔不清。冬孢子堆類似夏孢子堆,外圍有破裂表皮,或覆蓋其上,黑色;冬孢子橢圓形或卵形,光滑或粗糙,褐色,頂厚3-5微米,或罕有小的乳突,24-29微米×16-20微米,壁厚1.5-2.5微米;柄短,無色,脫落。
3、皺紋單胞鏽菌(Uromyces rugulosus Pat.)冬孢子堆葉兩面生,大多生於葉上面,散生或聚生,圓形,小,粉狀,黑褐色至黑色;冬孢子球形,近球形或倒卵形,頂端突起,有縱列的細疵,褐色,19-36微米×15-21微米,柄短,無色,易脫落。據郭林、王雲章研究,國內過去報導的胡枝子單胞鏽菌(U.lespedezae-bicoloris Tai et Choe)和杭子梢單胞鏽菌(U.lespedezae-macrocarpae Liou et Wang)從形態上與皺紋單胞鏽菌無大區別,認為它們三者是同物異名。

防治方法

1、選育和使用抗病品種 選育和使用抗病品種是鏽病防治的最主要措施。
2、草地管理措施 科學地利用和管理草地,是鏽病防治的基礎。勿過施氮肥,增施磷、鈣肥,能提高抗病性。適時刈割即可保障牧草的高產優質,又可起到控制病害流行。嚴重發生鏽病的留種草地,不宜再留種,應及時刈割。同一草地不宜連續幾年用於採種,以減少病菌源在田間積累。合理灌、排水,勿使田間積水或過濕,預防鏽病流行。一旦鏽病發生較重,應考慮適當增加灌溉,防止牧草萎蔫和減產。剷除田間、地邊和附近的大戟屬轉主寄主。冬季用焚燒或耙地等措施,消滅病殘株體,減少越冬菌源。
3、藥劑防治 科研用地和種子田需進行化學保護時,可考慮使用以下藥劑:①波爾多液,②0.5-1度(波)的石硫合劑,③氧化萎銹靈-百菌清混合劑0.4+0.8千克/公頃,或先用前者,繼之使用後者,④代森錳鋅千克/公頃,⑤1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0.75千克/公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