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少偉

教授主持完成的“九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碾壓混凝土材料性能和耐久性研究”成果達到部分國際領先水平;洪曉林 教授主持完成的“農田水利裝配式建築物技術研究與推廣”被國家科技部列為重點科技推廣項目;林寶玉 教授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獲得多項國家和省部級科技獎勵,並在工程建設中得到普遍推廣套用,主編的《混凝土工程新材料設計與施工》等專著和論文對本行業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個人簡介

博士(博士後),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河海大學博士生導師;1993年於湖南大學土木系(在職)5年制本科畢業,獲學士學位;1996年鄭州大學結構力學專業研究生畢業,獲得碩士學位;1999年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土木工程系畢業,獲得博士學位。

工作經歷

1999年底到2003年美國西北大學土木工程系作博士後工作;2003年8月經南京水科院面向海內外公開選拔所長一系列程式後,被聘為材料結構研究所所長,同年10月被破格聘為教授級高級工程師,2006年6月按水利部海外高層次留學人才取得教授級高級工程師資格。2009年8月經河海大學初審、同行專家評議、學科組審議、校審核表決等程式遴選取得博士生導師資格。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材料結構研究所所長,水利部水科學與水工程重點實驗室副主任,院科技委委員等。

供職機構

組建於1957年,是我國水利、交通和電力行業最早組建的研究機構之一。1981年首批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現有教授級高工22人、高工43人。主持完成了歷屆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等20多項,承擔了三峽、小浪底、葛洲壩、二灘、龍灘等國家重點建設工程水工材料與結構關鍵技術研究,主編和參編了23項國家和行業規程規範,與近20個國家和地區長期開展學術交流。獲得國家級科技獎4項,省部級科技獎59項。
本所結合我國水利、交通和電力行業重大工程開展基礎理論與套用基礎科學研究,重點解決工程建設中的疑難問題。開拓了我國海洋工程結構耐久性研究領域,研發的聚合物水泥砂漿等新材料填補了國內空白。近5年來有14項研究成果通過了省部級鑑定,其中10項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或部分國際領先水平。轉化科研成果117項、工程採用成果248項,創造直接經濟效益約12億元。近5年來發表論文296篇,專著5部。蔡躍波教授是《中國水利百科全書(第二版)》第四分支的主編之一,參編了《中國大壩50年》、《三峽工程混凝土原材料研究》等;陸采榮教授主持完成的“九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碾壓混凝土材料性能和耐久性研究”成果達到部分國際領先水平;洪曉林教授主持完成的“農田水利裝配式建築物技術研究與推廣”被國家科技部列為重點科技推廣項目;林寶玉教授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獲得多項國家和省部級科技獎勵,並在工程建設中得到普遍推廣套用,主編的《混凝土工程新材料設計與施工》等專著和論文對本行業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