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寶峨

1931年,贊助資金將吉托村東的觀音寺拆除,改建為新式國小。 1937年,日軍大舉南侵。 1948年病逝,終年69歲。

胡寶峨(1880~1948) 字冠嵋,耿橋鄉睦和莊人,出生於沒落地主家庭。幼年入塾,聰明穎悟,好學不輟。1912年畢業於山東省農業專科學校。同年加入共和黨,不久轉入國民黨。1914年,回到家鄉任縣立高等國小教師,被選為縣議會參事會副議長。 次年, 調任省農會會長兼農事試驗場場長。1919年,再次回到家鄉從事教育事業,積極開展新文化運動。與舅父王采廷等募捐將索鎮的大聖寺拆除,改建為校舍。1931年,贊助資金將吉托村東的觀音寺拆除,改建為新式國小。 1937年,日軍大舉南侵。胡寶峨奔走各鄉鎮,大聲疾呼守土抗戰,與胡鳳林等人組建地方抗日武裝,積極抗日,反對妥協,倡導國共合作,一致對外。對乘混亂之機發國難財的舊縣長吳景壽,力主武裝脅迫趕走,得到全縣人民讚譽。縣抗日武裝被編為華北游擊縱隊第十三支隊十二梯隊後,胡寶峨被任為特派員,參與軍機,監督內務。為解決武器彈藥不足問題,胡寶峨設法購置工具機,在華溝村辦起簡陋的兵工廠,製造手榴彈及槍枝彈藥,武裝抗日隊伍。1938年秋,司令胡鳳林犧牲,胡寶峨以元老身份,力排眾議,舉薦王子衡為司令,得到大部分人員的贊成。 1939年冬,岳本瑞、胡兆坤等先後投敵。胡寶峨懷著義憤之情離開隊伍。1948年病逝,終年69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