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1916年(民國五年)2月11日,胡寧出生在江蘇宿遷,胡寧自幼讀書刻苦認真,自宿遷中學首屆“智”級畢業後,考入蘇州中學讀高中。
1934年(民國二十三年),高中畢業後胡寧考取浙江大學物理系。
1935年(民囯二十四年),轉入清華大學物理系,後隨學校南遷到昆明西南聯合大學。
1938年(民國二十七年),畢業後留在西南聯合大學物理系擔任助教,並在周培源指導下從事流體力學湍流理論方面的研究工作。
1941年(民國三十年),赴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物理系深造,先後師從馮·卡門和愛潑斯坦,研究流體力學的湍流理論和原子核的量子理論。
1943年(民國三十二年),胡寧就以論文“在勢阱中電子的禁閉”獲博士學位。
1943-1945年,赴美國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在泡利的指導下研究介子的核力理論和廣義相對論。
1947-1948年,在丹麥哥本哈根玻爾研究所從事S矩陣的理論研究。
1948-1949年,在美國康奈爾大學原子核研究所。
1949-1950年,在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原於核研究所任研究員,從事量子電動力學和基本粒子理論方面的研究工作。
1950年,胡寧回到大陸。
1951年,任北京大學物理學系教授。
1952年,起陸續兼任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原子能研究所、高能物理研究所和理論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員。
1956年至1959年間,胡寧還曾赴蘇聯杜布納聯合核研究所工作,擔任該所學術委員和理論研究組組長。
1957年,錢偉長、孟昭英先後被劃為“右派”,胡寧亦遭“拔資產階級白旗”大會批判。有人貼胡寧的大字報,說他快要上課時才突然想起來,讓別人趕快找幾句毛主席語錄,好在課上“掛帥”。
1965-1966年,以朱洪元、胡寧、何祚庥、戴元本為帶頭人的39位學者提出的強子結構的層子模型,首次引入相對論協變的強子結構波函式和相互作用矩陣元,是在六十年代中期中國學者對強子結構模型理論的一次具有創造性的探索,明顯優於差不多同一時候一些西方學者提出的非相對論夸克模型。
1980年,任理論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1983年,兼任北京大學理論物理研究所首任所長。
1997年12月26日,北京逝世。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在普林斯頓期間,胡寧運用介子場論方法對核力理論進行了系統的研究,這些成果都屬於泡利學派的在當時有影響的工作。在此期間的另一個重要論題是關於引力輻射阻尼的研究。胡寧採用廣義相對論里通常的坐標條件,首次給出了雙星系統輻射阻尼能量損耗的公式,計算出雙星系統的阻尼結果,引起了廣泛的注意。他的這一工作是對這方面理論研究的開創性貢獻。
從1940年代末到1950年代初,胡寧對核物理和介子理論里S矩陣的性質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分析了能量—動量複平面上S矩陣的解析性質及其物理解釋,以及如何可能消除S矩陣元發散性。當時的這些工作為1950年代中期基本粒子強相互作用理論里的色散關係方法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依據。
1948年胡寧到美國康奈爾大學工作之際,正是相對論性量子場論和重正化理論取得重大進展、現代量子電動力學建立的關鍵時期。胡寧立即投入到有關的研究中去。他證明了,把電磁場四個分量形式上平等處理的相對論協變理論的結果,同以前取消了縱場分量而留下兩項物理上的橫場分量的複雜得多的做法,所得到的結論完全相同。
回國以後,胡寧在量子場論,基本粒子理論和廣義相對論等領域繼續開展成果豐富的研究工作。胡寧於60年代中期在國內率先把強相互作用的研究重點轉移到基本粒子的內部對稱性研究。
主要論著
1 胡寧,于敏.β衰變理論.中國物理學報,1951,8:260~284
2 胡寧.由高能核子碰撞而產生的介子簇射.物理學報,1954,10:303~320;Hu N. On multiple production of mesons by high enevgy nucleon collision, Scientia Sinica, 1954,3:387~404
3 胡寧.可能存在的ππ散射的共振,科學記錄,1959,3:43~447
4 Hu N.Up-down asymmetries of 1amda and sigma particles,Scientia Sinica,1961,10:837~844
5 胡寧.利用色散關係計算單介子的格林函式,物理學報,1962,18:509~513
6 胡寧.電動力學,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3
7 胡寧.場的量子理論,科學出版社,北京,1964
8 胡寧,楊國楨.S波π-π散射,物理學報,1964,20:233~240
9 胡寧,陳啟洲.奇異粒子衰變的上下不對稱問題,物理學報,1964,20:374~377
10 胡寧,關洪.一個滿足SU(6)對稱性的基本粒子模型,科學通報,1966,17:11~14
11 胡寧.層子模型和深度非彈性散射,物理學報,1975,24:458~460
12 胡寧.層子模型里介子的波函式和能級,物理學報,1976,25:494~505
13 胡寧.層子模型里介子的分類,物理學報,1976,25:65~68
14 胡寧.引力場能量密度的恆正性問題,中國科學,1977(3):210~217
15 胡寧.層子模型里重子的分類,高能物理與核物理,1978,2:461~467
人才培養
胡寧在教學和人才培養上也做出了突出貢獻。他撰寫的《電動力學》和《場的量子理論》兩部著作, 是國內最早的教材之一。他還培養了二十多位研究生,其中包括多位為對我國國防和科學、教育事業做出重大貢獻的院士和學者。 學生有中科院物理所楊國禎院士,華中師大劉連壽教授和中科院高能所馬中騏研究員 于敏 、楊國楨院士。馬中騏是胡寧為新中國培養出第一位博士生。
社會任職
胡寧曾任中國引力理論及相對論天體物理學會理事長,中國物理學會高能物理分會首屆和二屆副理事長,及首任北京大學理論物理研究所所長。
人物評價
北京大學理論物理研究所所長趙光達:胡寧先生生平和學術成就:作為一位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胡寧先生在雙星系統的引力輻射、核力的介子理論和色散關係理論等方面在國際上做出了有重要影響的工作,是中國基本粒子理論和廣義相對論研究的奠基人之一。胡先生帶領的研究集體在強相互作用理論、強子內部結構的模型理論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對北京大學理論物理學科的創立和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胡先生離開我們已經十年了,但他留下了他所開創和熱愛的理論物理和高能物理事業,留下了他的高尚人品和治學精神,這是留給後人的寶貴財富。我們深切緬懷胡寧先生,要以老一輩物理學家為榜樣,努力奮鬥,為發展中國的科學和教育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北京大學理論物理研究所宋行長教授:胡先生在科研上高瞻遠矚,60年代初,他把研究工作從熟悉的領域轉到對稱性理論方面,為後來提出層子模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對每一個參與的人影響都很大。鄭漢青教授也通過自己親身經歷,回顧了胡先生對晚輩學人的關心和愛護。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陳和生院士:胡先生為中國粒子物理學界培養了大量人才。
中科院理論物理研究所所長吳岳良:胡先生對理論物理的熱情與信心時刻激勵我們聯合學界同仁開展前沿討論和交流、促進理論物理和前沿交叉學科的發展。
後世紀念
2007年12月8日,為紀念著名理論物理學家胡寧先生,由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和北京大學理論物理研究所主辦的胡寧先生逝世十周年紀念會暨銅像落成儀式在北京大學舉行。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林建華出席儀式,並與兩彈一星元勛于敏院士、中國物理學會理事長楊國禎院士、胡寧先生夫人關嫻女士一起為銅像揭幕。全國各地專程趕來的中國理論物理和高能物理等領域的代表,胡寧先生的同事、學生,以及北京大學物理學院的師生等近百人參加了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