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上海市衛生局藥品評審委員會委員、上海市藥品安全監管諮詢專家庫成員、《國外醫學·心血管疾病分冊》編委。
學術、臨床經歷
胡婉英教授長期從事心血管內科的醫教研工作,具有深厚的心血管理論知識和豐富的臨床實踐。牽頭成立了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協作中心。先後培養了博士後1名、博士10名、碩士10名。九十年代初,胡婉英教授根據中醫“水火既濟,心腎相交” 、“久病及腎” 、“治心之所以治腎,而治腎之所以治心” 、“腎陽虧虛,水氣凌心”等理論,提出“從腎治心”的嶄新學術觀點,在臨床上運用以鹿角、仙靈脾等組成的“鹿角方”治療慢性心力衰竭,取得良好療效,並大大提高了心衰病人的存活率;該研究成果獲2000年度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另外,胡婉英教授根據“胸痹”(冠心病)的臨床特點,早在1987年即開始運用搜風剔絡的蟲類藥,如全蠍、蜈蚣組成“雙龍丸”,進行胸痹血瘀證的治療與研究,開啟了運用蟲類通絡藥治療冠心病的先河。
主要貢獻
胡婉英教授先後承擔多項國家級、省市級課題的研究工作,如國家“七五”攻關課題《冠心病血瘀證的研究》、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課題《鹿角方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療效及機制的研究》等,並於1990年榮獲上海市衛生局中醫藥科技進步三等獎,1991年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1999年獲上海市衛生局中醫藥科技進步一等獎,2000年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編寫著作15本(其中4本為英譯中);在全國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67篇。
由於胡婉英教授在中西醫結合心血管領域的精深造詣和重大成就,她先後被上海市政府授予“上海市三八紅旗手”(1988年) 、“上海市勞動模範”(1991年)等光榮稱號,並於2001年獲得中西醫結合貢獻獎、教育部科技成果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