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培松[中國水稻研究所副所長]

胡培松[中國水稻研究所副所長]

胡培松,男,博士,研究員,1964.5生。現任中國水稻研究所副所長,國家水稻改良中心優質多抗實驗室主任,所學術委員會秘書長。

基本信息

簡介

1986年、1991年和2002年分別在浙江農業大學、中國農科院研究生院和南京農業大學獲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1991年起,一直在中國水稻研究所從事水稻遺傳與品質改良工作。主編專著1本、發表論文30餘篇。獲國家發明獎、農業部科技進步獎等多項。育成優質品種7個,均成為各地主栽品種,其中4個獲國家後補助,鑑定優質不育系1個。1996年獲浙江省青年科技英才獎,1998年首批入選"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層次。

目前主持國家"863"計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項目、農業部結構調整專項、浙江省重大攻關等項目。

浙江省農業科技突出貢獻者——2011年9月21日在浙江省農業科技大會上受表彰

胡培松 中國水稻研究所研究員

從1981年至今,在寧波市農業科學研究院從事雜交水稻育種工作。1994年加入九三學社,第五、六、七屆九三學社寧波市委常委,第十三屆寧波市政協委員,第十一屆浙江省人大代表。2006年獲浙江省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推廣獎,2007年獲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工作者光榮稱號,2009年獲寧波市“60位為寧波建設作出突出貢獻的先進模範人物”光榮稱號。

他從事雜交水稻的研究、套用和推廣工作30餘年。先後主持完成國家及省、市科研課題9項,育成雜交水稻新品種15個,其中甬優5號是我國第一個通過國審的三系粳糯型雜交水稻,其母本甬糯2號A的育成填補了國內空白;甬優6號和甬12是我國目前僅有的兩個通過農業部認定的秈粳亞種間超級雜交稻推廣品種,其中甬優12連續3年創浙江省晚稻單產和百畝示範方均產吉尼斯紀錄,2010年最高畝產達858.5公斤,百畝示範方平均畝產達842.1公斤。

在創建了秈粳雜交水稻有利性狀集聚技術的基礎上,創造性地運用遠緣雜交和三系法雜交育種,集聚了水稻不同亞種的有利基因,育成了綜合性狀優良的強優勢秈粳雜交水稻組合,以甬優6號、甬優9號、甬優11號為核心內容的成果“甬粳2號A及所配秈粳雜交晚稻新組合選育及產業化”,該成果獲得了浙江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寧波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和浙江省農業廳技術進步一等獎。

所育成品種的推廣套用取得了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甬優系列雜交水稻套用區域已涵蓋浙、閩、贛、鄂、蘇、桂等地。2000~2010年,育成組合累計推廣超1000萬畝,其中2008年至2010年,年推廣面積分別達到141.39萬畝、185.38萬畝和220萬畝。累計增產優質稻穀7億餘公斤,增加社會經濟效益17億元以上。

主要研究內容

1.溫度鈍感材料利用與超泰型優質新品種選育

發掘品質溫度鈍感優異材料,選育一級優質稻。

2.品質性狀遺傳研究與分子標記輔助育種

重要品質性狀分子定位,利用微衛星等分子標記選育優質和功能性水稻品種。

3.功能稻研究

盤點農業部重點實驗室主任

根據《農業部重點實驗室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經研究,農業部同意聘任林敏等228位專家為農業部重點實驗室主任,讓我們來盤點一下這些專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