胙肉之賜
電視連續劇《上書房》(第33集),皇帝在秋節上,賜三阿哥、五阿哥、六阿哥硯台等物。卻最後獨賜四阿哥一塊肉,此即胙肉之賜,意喻傳位於四阿哥。
說文:胙,祭福肉也。
左傳魯僖公九年云:王使宰孔賜齊侯胙,曰天子有事於文武。
胙同祚,君位。左傳魯閔公元年云:天若祚大子。
《史記.秦本紀》惠文君“四年,天子致文武胙。”古人有用祭祀天神和祖宗的肉獎賞特定對象的禮儀,這裡的文武胙當指周祭祀周文王、周武王的祭肉。周賜給秦文武胙,表明秦在諸侯中的應有地位。
胙肉之賜是一個漢語辭彙,出自《史記.秦本紀》。
胙肉之賜
電視連續劇《上書房》(第33集),皇帝在秋節上,賜三阿哥、五阿哥、六阿哥硯台等物。卻最後獨賜四阿哥一塊肉,此即胙肉之賜,意喻傳位於四阿哥。
說文:胙,祭福肉也。
左傳魯僖公九年云:王使宰孔賜齊侯胙,曰天子有事於文武。
胙同祚,君位。左傳魯閔公元年云:天若祚大子。
《史記.秦本紀》惠文君“四年,天子致文武胙。”古人有用祭祀天神和祖宗的肉獎賞特定對象的禮儀,這裡的文武胙當指周祭祀周文王、周武王的祭肉。周賜給秦文武胙,表明秦在諸侯中的應有地位。
胙肉,是漢語辭彙,漢語拼音為zuò ròu,指的是祭祀時供神的肉。如:宋 陸游 《入蜀記》卷五:“招頭蓋三老之長,顧直差厚,每祭神,得胙肉倍眾人。”
詞目 拼音 出處與詳解 詳細信息zuò (1) (形聲。從肉,乍聲。本義:祭祀用的肉) (2) 同本義 [sacrificial meat] 胙,祭福肉也。――《說文》 夏曰福胙。――...
釋義 古籍解釋胙就是祭肉的意思,是脤與膰的統稱。貴族及民間祭祀時的餕與畀也常通稱分胙。分胙是指祭祀完畢分享祭神之肉。
簡介 釋義 演變 禮儀的作用 禮儀與宗族《齊桓下拜受胙》是春秋時期創作的散文,作者是左丘明。這篇百字短文記述了齊桓公在會晤諸侯時接受周襄王賞賜祭肉的一個場面。粗讀似乎平淡無奇,細品則覺別有滋味。
作品原文 注釋譯文 作品賞析 創作背景 作者簡介福,指祭酒;胙, 皇帝先飲酒受肉,然後賜群臣祭酒祭肉。 如皇帝不親往祭祀而遣官代行祭祀,則罷飲福受胙之禮。
齊桓公(約前716年-前643年10月7日),姜姓,齊氏 ,名“小白”,春秋五霸之首,先秦五霸之一,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春秋時齊國第十五位國君...
人物生平 為政舉措 家族成員 史書記載 歷史評價齊桓公(約前716年-前643年10月7日),姜姓,齊氏 ,名“小白”,春秋五霸之首,先秦五霸之一,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春秋時齊國第十五位國君...
人物生平 為政舉措 家族成員 史書記載 歷史評價中國古代進行祭祀的儀式,其中有九個項目,分別是:齋戒、告配、迎香、陳設、省牲器,見親祀儀、習儀,見親祀儀、奠玉幣、進熟、望燎等。
.使帥其屬.而掌邦治.以佐王均邦國.治官之屬:大宰卿一人.小宰中大夫二人...。閽人,王宮每門四人。囿游亦如之。寺人,王之正內五人。內豎倍寺人之數。九嬪...。大宰大宰之職,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國:一曰治典,以經邦國,以治官府...
第一敘官 敘官譯文 大宰 大宰譯文 小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