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緣起
“說起京劇,很多人對它的印象首先是傳統的、高高在上的,總說‘我們可聽不了這個!’但在過去,京劇原本是娛樂大眾的藝術形式,如果你嘗試去聽一下,會發現它很有意思。”80後女孩胖不墩兒熱愛京劇,將這門國粹述諸筆端,繪製了一幅幅以京劇為主題的漫畫。在她看來,京劇離生活很近,可以很可愛、很親民。
初見胖不墩兒,發現她和微博上的Q版自畫像出奇地相似——圓圓的臉龐,彎彎的笑眼兒,齊劉海、長捲髮。和大多數80後一樣,胖不墩兒常常掛在網上,看時下流行的吐槽和八卦,並由此汲取靈感融入自己的漫畫創作。註冊新浪微博時,她原本打算叫 “胖墩兒 ”,不巧的是別的網友搶先用了這個名字,於是她索性加上一個 “不”字,得名 “胖不墩兒 ”。
自詡為 “單細胞 ”、做事喜歡直來直去的胖不墩兒,對國粹京劇有著深厚的感情,以及屬於她自己的詮釋方式。
走近京劇,愛上京劇
胖不墩兒,河北廊坊人。學美術教育出身的她,畢業後曾在國小當代課教師,還曾和同學一起辦美術班,但由於缺乏經驗,經營效果不好而作罷。再後來,她成為宅在家中的自由職業人,以畫漫畫為樂。
胖不墩兒從小喜歡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年畫、剪紙、泥人、風箏等各類民間手工藝。上學時,她在各個畫種里最偏愛中國畫,做了自由畫師後,開始關注網路上一些新生代的手繪塗鴉風格的漫畫家。和很多熱衷日本動漫的年輕人不同,胖不墩兒更喜歡諸如黑背漫畫、豬樂桃和姚非拉、熊頓等中國本土畫師的作品。她從模仿開始,將傳統中國風融入Q版人像,以老公和身邊朋友為原型,創作了一幅幅俏皮可愛又充滿生活氣息的作品,陸續發表在自己的微博上。那個時候,胖不墩兒不曾想過漫畫可以和自己熱愛的京劇擦出 “火花”,更沒料到日後創作的京劇題材漫畫會引起那么多人關注。
在京劇之前,胖不墩兒先愛上的是評書。小時候的某一天,電視上演《鎖五龍》,故事出自隋唐演義,她看的那一折《斬單童》講的是法場上單雄信被斬。 “單雄信因為哥哥被唐主李淵誤傷致死,誓死不降唐。唐王李世民為了收他,讓他在唐營殺了好幾個來回都沒有攔,最後實在傷亡太多不得已才把他捉住。單雄信還是不降,被綁到法場上斬首,眾多瓦崗的兄弟前來送行。 ”胖不墩兒記得那是一場花臉戲,唱腔很精彩。雖然對京劇還不了解,但那些和評書相對應的故事令她感到親切,站在電視前久久不願離開。在那之後,每每看到和評書故事相關的京劇,胖不墩兒都會留意一下,慢慢地便喜歡上了京劇。
2011年年底,胖不墩兒忽然來了靈感,開始嘗試手繪Q版的京劇角色,配以現代詼諧幽默的對白,來講京劇選段里的情節。她所認知的京劇並不高深,漂亮的行頭、富有特色的臉譜,稍作加工就能形成鮮明而可愛的漫畫形象,很容易讓年輕人和小孩子接受。胖不墩兒陸續畫了《大探二》《龍鳳呈祥》《游龍戲鳳》《烏盆記》《珠簾寨》《桑園會》和《鳳還巢》七出戲,以“說段京劇你聽嗎 ”為題形成一個系列。
胖不墩兒喜歡京劇,也希望更多的人能正確認識並走近京劇;她選擇的方式不是把京劇硬往人們的腦子裡裝,而是讓京劇的美以自然親近的方式呈現出來,令人們打從心裡願意接近它。 “既然這是一個全民都在賣萌的時代,為什麼京劇不可以?用大家更容易接受的方式來展示京劇,我覺得效果會更好。 ”隨著胖不墩兒的 “萌系 ”京劇漫畫走紅,她認識了很多戲迷,經常在網上交流討論,還定期相約去天津、北京看戲;他們當中甚至有年過七旬的資深老戲迷,令胖不墩兒驚訝不已。
美味又搞笑的“舌尖京劇”
成功推出 “說段京劇你聽嗎 ”系列後,胖不墩兒在2012年延續創作《穆柯寨》的時候,發生了一件小插曲。戲裡的兩個人物孟良和焦贊有一段被火燒得很慘的情節,胖不墩兒先照常畫了他們的 Q版形象發到微博上,打趣說他倆像 “烤串 ”。當時《舌尖上的中國》專題片正在電視上熱播,有網友看到胖不墩兒的漫畫不禁感嘆:這是“舌尖上的京劇 ”啊!她覺得這個提議不錯,決定沿用下來,將京劇人物的造型與各式各樣的食物聯繫到一起,至今已經畫了40多組美味又搞笑的 “舌尖上的京劇 ”。
胖不墩兒的奇思妙想為京劇中一個又一個經典人物注入了鮮活的能量:紅臉姜維、黃臉典韋、藍臉竇爾敦、白臉曹操、黑臉包公,五人五色湊出一盤獨特的中秋 “五人兒月餅 ”;一身紅袍、冒著漫天飛雪出塞的昭君化身西紅柿拌白糖;穆桂英掛帥,頭上的絨球像極了滿滿一籃的紅山楂;貴妃捧起大酒勺,不醉不歸;《霸王別姬》中的虞美人成了紅燒清蒸兩相宜的 “美人魚 ”;白娘子、許仙和小青分別代表 “紅寶石奶油小方 ”、紫薯球和青糰子,組成可口的《白娘娘家的點心鋪》……
除了借鑑人物本身的造型,胖不墩兒還從網上熱議的話題或網路流行語中汲取靈感。 “比如《黃忠老玉米》,我先是參考了周信芳先生的黃忠形象,身上的靠(盔甲)和頭上的盔都是黃色的,尤其是盔上的絨球非常像玉米粒,所以我就畫成了煮玉米棒子。畫上那句 ‘你才棒子,你們全家都棒子 ’則是網上流傳了很久的著名吐槽。”
京劇漫畫看似輕鬆,胖不墩兒為了畫好它卻下了不少功夫。京劇的舞台形象都是相對固定的,繪畫時一點點線條的變化都可能影響到人物的整體精神面貌,甚至是搞錯臉譜的勾法。早期畫霸王的時候,胖不墩兒很注意獨特的行頭 “霸王靠 ”,一心想著千萬別把那身靠畫錯。她把畫發到網上後,眼尖的網友認出那霸王的臉譜是楊派的武生臉,胖不墩兒這才意識到各個流派、名家在臉譜的勾法上是有區別的,雖然自己畫的霸王臉譜不算錯,但是不夠精彩。在那之後,胖不墩兒畫臉譜時總要先翻閱一些資料,然後問問相關專家,也會聽網上資深戲迷的意見,及時修正自己的畫。
京劇是令人敬畏的朋友
作為一名80後,胖不墩兒從不認為年輕與接受和喜愛中國的傳統文化相矛盾。她說,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未曾因時代更迭而減弱,當今的年輕人只不過缺少接觸傳統文化的途徑。以京劇為例,她所接觸的戲迷大致保持兩種態度:一種偏保守,認為京劇應該保持原汁原味,如果沒人懂得這門藝術,不如就讓它有尊嚴地消亡;另一種是創新派,認為京劇想要發展必須迎合大眾和時尚的文化。
胖不墩兒雖然創作了自己的 “萌系 ”京劇,卻不認為這樣做屬於創新。 “京劇在我眼中就是這個樣子,很親民、很可愛。 ”她非常贊同裴艷玲先生的觀點, “一碗水首先要裝滿,溢出來的那些才叫創新”,她所期望的是首先吃透京劇原本的特點和魅力。胖不墩兒敬畏京劇,卻不是把它當成老祖宗供在頭上,而是視京劇為身邊的朋友,希望它能迎來更好的發展。
“說段”系列和 “舌尖 ”系列在網路走紅,使得這位大多數時間宅在家中的河北姑娘被越來越多人認識和喜愛。媒體的爭相關注和造訪令胖不墩兒應接不暇,甚至無法沉下心來繼續畫畫。幸運的是,她得到了老公全心全力的支持。 “他對我說的最多的就是讓我畫,這是個積累的過程,堅持下去總會有收穫。 ”而今,胖不墩兒希望嘗試更多與中國傳統文化相關的創作,比如以喜愛的評書為題材畫漫畫,或是畫中國古代一些非常冷門的小故事。
作品目錄
《說段京劇你聽嗎》:以萌系漫畫的形式,講述了京劇里的故事,形象活潑,語言生動,讓人忍俊不禁。
《舌尖上的京劇》:把食物與京劇人物結合起來,美食與美圖相得益彰,妙趣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