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痞病是指心下痞塞,胸膈滿悶,觸之無形,按之不痛、望無脹大。且常伴有胸膈滿悶。得食則脹,噯氣則舒。多為慢性起病。時輕時重,反覆發作,纏綿難愈。發病和加重常與飲食、情緒、起居、冷暖等誘因有關。乃中焦氣機阻滯,升降失和而成。如《素問·六元正紀大論篇》云:“太陰所至為積飲否隔。”又如《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云:“脾小能行氣於肺胃.結而不散則為痞”。
相關詞條
-
胃虛氣逆痞證
胃虛氣逆痞證,是一種臨床常見疾病。
-
痞滿
痞滿是由於脾胃功能失調,升降失司,胃氣壅塞,出現以脘腹滿悶不舒為主症的病證。以自覺脹滿,觸之無形,按之柔軟,壓之無痛為臨床特點。臨床表現與西醫學的慢性胃...
病因病機 診斷依據 治療原則 辨證施治 預後轉歸 -
胃
胃是消化管的擴大部分,位於膈下,上接食道,下通小腸。人體胃的容積為1000~3000毫升。胃的上口為賁門,下口為幽門。胃分上、中、下三部,即上脘、中脘、...
外形 形態結構 功能 胃液分泌的調節 生理功能 -
胃脹
胃脹,病名,脹病之一。主證脹滿、胃脘痛。引起胃脹的原因有各種各樣,如,生活作息不規律,飲食不衛生等。 胃的生理功能主要是:暫時儲存食物和消化食物。食物由...
病因 發病機制 預防 飲食禁忌 緩解方法 -
胃氣虛
胃氣虛症狀指胃的受納和消化水谷功能虛弱。主要症狀有胸脘痞悶,不思飲食,或食不消化,甚則食入反吐,大便稀爛,唇舌淡白等。
胃氣虛症狀 病因 臨床表現 症候分析 食療 -
脘痞
(1)若脘痞且有胃脘作痛者,多系胃的病變,如胃痿、胃脹、胃瘍、胃絡痛、胃緩、胃石等。 2.脾虛氣滯證:脘腹痞脹,甚或疼痛,飲食減少,食後作脹,噯氣不適,...
-
胃結塊症
胃結塊症是小兒在空腹時食入大量柿子、黑棗,而使其所含果膠和鞣酸與胃酸凝固,在胃內形成結塊。臨床以餐後上腹疼痛不適,胃部可觸及活動的腫塊為特徵。若治療不當...
臨床表現 併發症 辨病 診斷 診斷要點 -
胃痞
胃痞相當於西醫中的慢性胃炎(包括淺表性胃炎和萎縮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下垂等疾病。有人說慢性萎縮性胃炎相當於中醫所稱的“胃痞”、“虛勞”、“胃脘痛...
概念 基本病變 治療原則 治療方法 幾點補充體會 -
《傷寒雜病論》
《傷寒雜病論》是漢族傳統醫學著作之一,歷代醫家對之推崇備至,讚譽有加,至今是中國中醫院校開設的主要基礎課程之一,中醫學習的源泉。2003年非典期間,該書...
簡介 內容介紹 影響 現行版本 學術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