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鉤蟲蟲卵經過脫皮發育為具感染力的絲狀蚴,從皮膚黏膜侵入人體,農田作業是感染的重要來源。中國廣大農村除西藏高原地區外幾乎均有鉤蟲病流行,鉤蟲感染率一般為5%~30%。臨床表現
患者接觸污染物的手、足部位常出現小出血點、丘疹、小皰疹,甚癢,即鉤蚴性皮炎,或有低熱、咽癢、疼痛、乾咳,痰中帶血,甚至大咯血,部分患者可出現一過性氣急、胸悶、喘息等哮喘樣發作症狀。體檢或可有散在乾或濕囉音。檢查
1.實驗室檢查檢查外周血白細胞計數增高甚至有類白血病反應,嗜酸粒細胞數輕至中度增多。痰檢或可找到絲狀蚴。
2.其他輔助檢查
X線胸片可出現肺門陰影模糊或增大、肺紋理增多、片狀或小結節狀陰影等改變,肺部X線表現多在半至1個月消失。
診斷
在流行區有赤足下田和糞毒史,臨床有貧血、咳嗽等表現應疑診鉤蟲病,通過糞便檢查可明確診斷。治療
1.鉤蚴性皮炎可用2%~4%碘酒、15%噻苯達唑軟膏或懸劑加0.1%地塞米松局部塗敷。
2.藥物驅蟲治療可選用
(1)阿苯達唑(腸蟲清)對腸道線蟲有選擇性及不可逆性抑制葡萄糖攝取,使蟲體內源性糖原耗竭,且抑制延胡索酸還原酶阻礙ATP產生,引起蟲體死亡。本藥口服後吸收良好,12歲以下兒童用量減半,孕婦、哺乳期婦女忌用,有癲癇病史者慎用。
(2)左鏇咪唑本品抗蟲活性為四咪唑的2倍,選擇性抑制蟲體肌肉的琥珀酸脫氫酶,使蟲體麻痹,隨腸蠕動排出。
(3)奧苯達唑本藥不良反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