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介紹
為初染結核,人體從空氣中吸入含有結核桿菌的塵埃或飛沫而致病。多發生於兒童或青年,尤以3歲以下的嬰幼兒為多見。原發綜合徵包括原發病灶及病灶周圍炎、淋巴管炎和淋巴結炎,有時還附加的局部胸膜改變。
疾病預防
1、接種卡介苗
未感染者如新生兒、結素試驗陰性的入伍新兵與新學員、新到結核病醫療單位的青少年工作人員、接受腎移植的青少年,均應接種卡介苗。
2、化學預防:已感染者選擇性化學預防如下:
(1)排菌患者的密切接觸者,如結素試驗陽性(未種卡介苗)的兒童,強陽性的青少年。
(2)兒童、青少年結素試驗陽轉,成年人結素試驗強陽性。
(3)非活動性肺結核有下列情況之一者:①長期大量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細胞毒素藥物治療者。②放射治療。③胃切除術前後。④新兵、新學員結素試驗強陽性。⑤結核與愛滋病病毒雙重感染者,愛滋病患者結素試驗陽性。⑥腎移植的受者有結核病吏,或有非活動性肺結核。⑦糖尿病合併非活動性肺結核。⑧結素試驗陽性的矽沉著病(矽肺)患者。
化學預防套用異煙肼成人0.3g/d,兒童6~8mg/(ks·d),頓服,療程持續6個月。
3、消滅傳染源
痰塗片陽性(塗陽)肺結核是主要傳染源,消滅傳染源是控制結核病的根本對策。初治塗陽肺結核與復治塗陽肺結核,是化療的最主要對象。
併發症
1、氣胸
肺內空洞及乾酪樣病變靠近胸膜部位破潰時,可引起結核性膿氣胸。粟粒型肺結核偶可引起雙側自發性氣胸。
2、支氣管擴張
肺結核病灶反覆進展及纖維化,致使肺內支氣管正常結構遭受破壞,可引起繼發性支氣管擴張,常反覆咯血。常位於上肺葉,稱乾性支擴。可致致死性大咯血。
常見症狀
發熱、咳嗽、氣急、盜汗和消瘦為主要臨床症狀。有些病例可無任何症狀,因體檢而發現。痰檢可查到結核桿菌。
疾病檢查
影像學表現
1、上葉下部或下葉上部片狀或類圓形模糊陰影,也可呈肺段或肺葉陰影。
2、同側肺門淋巴結增大。
3、肺內原發病灶與增大的肺門淋巴結之間可見索條狀陰影,即結核性淋巴管炎。
上述三者呈啞鈴形,又稱雙極期,為原發綜合徵典型表現,但這種徵象並不多見。如原發灶範圍較大,常可將結核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結炎掩蓋。
診斷鑑別
診斷
根據臨床表現和實驗室檢查可進行診斷。
鑑別診斷
原發性結核空洞與急性肺膿腫空洞鑑別,後者密度較均勻,空洞內往往見有明顯的液平。
治療方式
1、支持療法
適當休息,凡有高熱、大咯血、自發性氣胸及心肺代償功能不全的患者,應臥床休息,待病情改善後,應適當活動;一般患者在治療中不必停工休息,只需加強休息,減輕體力活動,注意營養。
2、對症療法
如止咳祛痰治療,加強營養。
3、抗結核藥物治療
即基礎治療或化療。
(1)化療原則:早期、聯用、適量、規律、全程。
(2)化療方法:頓服療法、間歇療法、不住院治療、短程療法、超短程療法、監督(督導)治療(DOT或DOTS)
(3)常用藥物:常用殺菌藥中異煙肼、利福平為全殺菌藥,鏈黴素、吡嗪醯胺為半殺菌藥。常用抑菌藥如對氨柳酸鈉、乙胺丁醇、卡那黴素、捲曲黴素、丙硫異煙胺、氨硫脲。常用新藥如利福噴丁、丁胺卡那黴素、力排肺疾、氟氧沙星、環丙沙星等。複合藥中如衛肺特與衛肺寧。
疾病護理
1、慎用鎮咳藥、鎮靜藥,指導病人進行有效咳嗽,保證呼吸道通暢。
2、飲食應給予流質或半流質易消化食物,每次進食應溫涼且不宜過多,同時注意保持大便通暢。
飲食保健
1、供給充足的蛋白質和鐵。飲食中應多吃瘦肉、動物肝臟、豆腐、豆漿等。這些食品不僅富含優質蛋白質和鐵元素,而且又無增痰上火之弊,對增強病人體質有利,提高抗病力,促進損傷組織的修復。
2、多吃含有維生素A、C及鈣質的食物。含維生素A的食物如豬肝、蛋黃、魚肝油、胡蘿蔔、韭菜、南瓜、杏等,有潤肺、保護氣管之功效,含維生素C的食物有抗炎、抗癌、防感冒的功能,如大棗、柚、番茄、青椒等,含鈣食物能增強氣管抗過敏能力,如豬骨、青菜、豆腐、芝麻醬等。需注意的是,奶製品可使痰液變稠,不易排出,從而加重感染,所以要限制牛奶及其製品的攝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