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名稱
肱骨外科頸粉碎性骨折切開復位三葉草接骨板內固定術
別名
肱骨外科頸粉碎型骨折切開復位三葉草接骨板內固定;肱骨外科頸粉碎型骨折切開復位三葉草接骨板內固定術;肱骨外科頸粉碎型骨折切開復位三葉草形接骨板內固定術;肱骨外科頸粉碎性骨折切開復位三葉草形接骨板內固定術
分類
骨科/上肢骨折的手術/肱骨近端骨折的手術治療
ICD編碼
79.3103
概述
肱骨近端的結構包括肱骨頭、解剖頸、大小結節和外科頸。其骨折可發生於解剖頸,大結節和外科頸。其中以肱骨外科頸骨折較常見,約占全身骨折的1.57%,其次為肱骨大結節骨折,約占0.22%。肱骨解剖頸骨折較少見,僅占0.04%,肱骨大結節骨折多與肩關節脫位同時發生,單獨發生者少見。該骨折多不需手術治療,肩關節脫位手法復位後,大結節骨折亦可復位。但若大結節撕脫移位超過1cm者,就須切開復位內固定。手術採用三角肌胸大肌間溝切口或喙突成形術顯露法將大結節整復,用18號或20號鋼絲縫合,均可獲得滿意效果。肱骨解剖頸位於頭下關節囊內,故解剖頸骨折又稱為肱骨頭骨折。該骨折常有移位,有的還伴肩關節脫位,可稱為肱骨頭骨折脫位。肱骨頭骨折或骨折脫位屬於關節內損傷,手法復位難以達到要求,需手術治療。如肱骨頭粉碎型骨折難以復位者,可行人工肱骨頭置換術,曠置或肩關節成形術。
手術相關解剖。
適應症
肱骨外科頸粉碎性骨折切開復位三葉草接骨板內固定術適用於肱骨外科頸粉碎骨折骨碎塊較大且肱骨頭完整者。
手術步驟
1.取肩關節及肱骨上端前內側切口,起自喙突沿三角肌內緣向下外,於該肌止點處再沿肱三頭肌前緣向下6~8cm。
2.於切口近段在頭靜脈外0.5cm處縱行切開三角肌,在肱三頭肌和肱二頭肌、肱肌之間結紮、切斷旋肱前動脈,切開胸大肌止點及骨膜,行骨下剝離,顯露肱骨頭下部、骨折部及肱骨上段。用拉鉤向外牽開三角肌及肱三頭肌,向內牽開肱二肌。
3.將大的骨碎塊整復,將Cloverleaf Plates三葉草樣接骨板置於肱骨外側,其上部抵於肱骨大結節。先在骨折遠段接骨板孔洞內向肱骨鑽孔,並擰入適當長度的螺絲釘。再於肱骨大結節部斜向肱骨頭鑽孔,並擰入1枚較長的螺釘,遠近端穩定後在適當部位鑽孔,擰入螺絲釘將較大骨碎塊固定。逐層縫合切口,敷料包紮。
術中注意要點
1.既往對肱骨外科頸粉碎型骨折,由於無適當的內固定器材多行非手術治療。從而骨折畸形癒合率和肩關節僵硬均發生較高。三葉草接骨板的特點是,其近端呈三葉狀,與肱骨外側有一相同的弧度,使之與肱骨近端緊密相貼。中間一葉頂端有螺絲釘孔,備擰入螺絲釘進入肱骨頭內。操作時先固定骨折遠段,再將最上1枚螺絲釘固定,使粉碎骨折通過此接骨板達到橋接穩定,其間骨碎塊因不受壓應力一般不會移位。再在適當釘孔部位將較大骨塊固定。
2.操作時是選用直徑3.0mm鑽頭鑽孔,再用絲攻在孔道內攻出陰螺紋(骨幹部),測量釘道深度後,再擰入長度適當的螺釘,操作很規範。
3.三葉草接骨板固定穿入肱骨頭的螺絲釘注意不要穿出關節面。
4.如果肱骨頭粉碎骨折,碎塊過多(一般3塊以上),採用三葉接骨板固定後,發生骨折不癒合和肱骨頭壞死的比例高,可考慮人工肱骨頭置換。其餘與肱骨頭骨折注意要點相同。
術後處理
術後用三角巾托緊術側上肢,制動4~6周,老年病人4周后可在三角巾懸吊下逐漸活動肩關節。
併發症
其主要併發症是肩關節僵硬,尤其是老年病人。因此,應強調早期功能鍛鍊和可靠的內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