髂骨韌帶和股骨頭韌帶損傷,通常要通過外科重建韌帶的功能來達到韌帶的平衡和穩定,如果韌帶損傷面積大則需要人工韌帶置換。目的:比較髂骨韌帶和股骨頭韌帶的拉伸力學性質,為韌帶縫合和研製人工韌帶材料提供生物力學參數。設計、時間及地點:觀察性實驗,於2007-08-12/15在吉林大學力學實驗中心完成。
介紹

觀察發育性髖脫位復位後粗大圓韌帶所致股骨頭壞死的臨床特點,探討其機理.方法:對發育性髖脫位手法復位後股骨頭壞死,術中發現為粗大圓韌帶所致者8例進行了回顧性觀察,通過系列X線片,測定髖臼指數、臼頭指數、髖臼形態及股骨頭的發育情況,並對術中所見綜合分析.結果:復位後股骨頭、髖臼不發育或發育緩慢,股骨頭變扁且以內下方明顯,髖臼指數恢復緩慢,最終以股骨頭壞死、半脫位、髖臼發育不良為特徵.術中見有明顯增寬、增厚的圓韌帶嵌於頭臼之間,股骨頭中心及內下方變扁且有圓韌帶壓痕;術後受壓的股骨頭逐漸膨起.結論:巨大間置物--粗大圓韌帶是發育性髖脫位手法復位後股骨頭壞死的重要病理因素之一,應通過影像檢查在復位前辨認,作為手法復位的禁忌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