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履歷
早年主講《物理化學》《無機化學》等大學生課。1978—1980年“吉林大學量子化學進修班和研究生班”結業後,除開設《結構化學》和指導本科畢業設計外,主要從事研究生教育和科學研究,成果豐碩。他把量於化學系統地套用於含(高)能材料,開闢新的研究方向和領域。主講《量子化學》《群論和化學》《分子軌道計算》和《分子力學及其套用》等研究生課程。指導碩士生、博士生、博士後和國內外訪問學者近30多名。譯作《量子化學和量子物理題解》(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和統編教材《群論基礎及其化學套用》(兵器工業出版社,1987),為國內高校廣泛使用。
個人成就
主持完成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共十一項,獲省部級以上成果獎6項。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100多篇,約70篇獲校級以上優秀論文獎。學術專著(《硝基化合物的分子軌道理論》(國防工業出版社,1993)和《金屬疊氨化物的能帶和電子結構》(科學出版社,1996),填補國內外高能材料理論研究之空白。九十年代應邀出訪前蘇聯(俄、烏克蘭)、荷蘭、法國和美國講學、參加國際會議、合作研究和聯合培養博士生。同行專家鑑定其成果“在量子化學對火炸藥的套用領域處於國內外先進水平”。他是該校物理化學學科負責人和含能材料量子化學研究方向的學術帶頭人;曾任該校多屆學報編委和教材建設委員會副主任等職。1989年被評為江蘇省首批“優秀研究生教師”。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