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剛[中國證監會主席、黨委書記]

肖剛[中國證監會主席、黨委書記]

肖鋼,男,漢族,江西吉安人,法學碩士。1958年8月出生於湖南長沙,1976年參加工作。曾為原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呂培儉的秘書,歷任中國人民銀行政策研究室主任,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總經理,中國銀行董事長、行長等職。2016年2月,中共中央決定,免去肖鋼同志的中國證監會黨委書記職務。國務院決定,免去肖鋼同志的中國證監會主席職務。

基本信息

個人履歷

肖剛肖剛
1981年本科畢業於湖南財經學院(2000年併入湖南大學);
1981年開始在中國人民銀行工作。
1989.10——1994.02,中國人民銀行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主任;
1994.02——1995.07,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總經理;
1995.07——1996.10,中國人民銀行計畫資金司司長;1996年獲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法學碩士學位(法學碩士論文——《論短期資本的跨國流動與國家管制》,師從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國際經濟法專業教授林毓輝);
1996.10——1998.10,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助理;
1998.10——2003.03,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長期分管信託業務、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
2003.03——2004.08,中國銀行董事長、黨委書記、行長兼東方資產管理公司黨委書記(2003.06—2004.12兼中國銀行業協會會長);
2004.08——2013.03,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兼東方資產管理公司黨委書記。
2012年11月14日,當選為中共第十八屆中央委員。
2013年3月17日,肖鋼同志任中國證監會黨委書記、主席。
2013年9月,擔任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2016年1月任中國證監會扶貧開發工作領導組組長。
中共第十七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十八屆中央委員。
肖鋼長期在中國人民銀行從事貨幣政策和金融監管工作,年富力強,處事果斷,作風樸實,熟悉巨觀經濟和金融業務,善於創新和研究問題,擁有較強的組織和協調能力。在他的領導下,中國銀行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正努力開創著中國銀行改革和發展的新局面。2016年2月,中共中央決定,免去肖鋼同志的中國證監會黨委書記職務。國務院決定,免去肖鋼同志的中國證監會主席職務。

資本神話

自股份制改革以來歷經坎坷的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行),終於走到了上市的關鍵時刻。儘管它的掌舵者——董事長肖鋼2012年5月18日“愉快和輕鬆”地宣稱“中行上市天時地利人和”,業界與投資人士仍然認為,中行IPO創造了內地國有控股銀行在香港的一個新的“資本神話”。

有人戲稱,中行多達25萬本的招股說明書疊起來有19幢香港中銀大廈那么高。中行董事長肖鋼帶領全球路演隊伍已超過了建行董事長郭樹清2011年創下的紀錄。
儘管誰也沒有捅破,但中行和建行間卻不可否認地一直在暗地裡你爭我奪,這種競爭關係在兩家銀行先後完成股份制改造之後變得更加激烈。實際上,在建設銀行確定年內上市目標之後,中國銀行也通過提速內部改革來加快衝刺IPO,掌控這一步驟的正是2003年低調地從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的位置上調任中國銀行董事長兼行長的肖鋼。

在那之前肖鋼已經在央行工作了20餘年,36歲時,肖鋼就成了央行系統內最年輕的正局級幹部。可以說,在2003年底開始的股改中,直到7月中旬,早早選定上市顧問的建行仍是一路領先,一度被人們認定為“那個幸運的占得先機者”。但是這一切,隨著中銀8月26日的率先掛牌,重新洗牌。一般而言,股份有限公司的掛牌成立只是股改完成的重要標誌之一,要最終上市,還須通過上市輔導期、證監會審核等多道關卡。中銀怎么能夠搶先幾步,從國際基金經理手中分得頭杯羹?

肖鋼上任之初,業界並沒有把他與國有商業銀行改革密切地聯繫起來,而只是揣測,銀監會分立後,央行新行長周小川必定會在貨幣政策方面大展宏圖。

然而就在肖鋼低調上任後一年左右的時間裡,央行、建設銀行、光大銀行乃至中行本身都出現了重大人事調整,國有商業銀行最大強度的一次改革轟轟烈烈地啟動了。作為中國最具國際特色的商業銀行和亞洲歷史頗為悠久的金融機構,中國銀行肩負著特殊使命,遭遇難得的歷史機遇。回頭來看,在中共十六屆三中全會確定國有商業銀行改革方向和中行成立股份公司的前一年,肖鋼調任中行行長分明做了這次重大改革的先遣兵。
對於這次被專家們稱為背水一戰的改革,肖鋼有著清醒的認識,他認為,國有獨資商業銀行改革已經多年,但這次股份制改革是一次全新的實踐、一場深刻的變革。無論是在產權制度上、公司治理結構上,還是在內部機制上,都將產生重大的、實質性的變化,沒有現成的經驗和模式可以照搬。
泥潭與賤賣之爭
2004年夏天,伴隨中行股份公司的誕生,各界的質疑聲不絕於耳。這些早期的質疑主要源自2003年底中行和建行同時獲得225億美元的注資。
外界之所以擔心225億美元注資難見改革效果,是鑒於1998年財政部發行2700億元特別國債對四大銀行補充資本金,當它們的資本充足率基本達到8%之後,有些銀行出於增大分母、稀釋不良貸款比率的動機狂發貸款,導致資本充足率又很快下降。
隨後的1999年,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剝離1.4萬億元不良資產給信達等4家資產管理公司,這在當時被稱為“最後的晚餐”。餘悸猶存,中行分到的225億美元折合1863.9億元人民幣成為新掛牌股份公司的全部註冊資本,中行吃掉了五年前的所有,卻沒有受到任何責罰,那么誰又能保證同樣的一幕不會重演呢?
對此,肖鋼新官上任的三把火就是“以資本充足率的管理來制約資產業務的發展;實行不良貸款的實際撥備制;新增公司貸款原則上從二級分行的授權集中審批上收到省分行和總行兩級來集中評審”。由於銀監會對上市銀行在資本充足率、不良貸款率等方面均有要求,中行2年後的上市證明肖鋼還算落實了自己的想法。
但中行引進海外戰略投資者的過程卻一波三折、疑雲不斷,一直拖到股份公司成立一年後,首家戰略投資者蘇格蘭皇家銀行才浮出水面,其後的3家又在幾個月後才得以曝光。緊接著,由建行出售給境外戰略投資者的股份價格低於公開發行價引發的國有銀行“賤賣”論也波及到中行。事實上,中行賣給戰略投資者的股份價格也只有1.1港元左右,與最終的發行價相差倍余。
肖鋼並不認為這是“賤賣”,在他看來,引進戰略投資者和公開發行上市是國有商業銀行改革的兩個環節,兩種情況很難直接比較。考慮戰略投資者所帶來的無形資產價值,一般其認購價格都要低於上市股價。言外之意,如果沒有境外戰略投資者,國有銀行上市才會被“賤賣”。

他人評價

“肖鋼在到中國銀行擔任行長之前,在中國人民銀行當副行長,分管信託業也有4、5年了,作風一貫穩重、謹慎。”一位信託界專家3月22日接受記者採訪時這樣說。

業內人士認為,肖鋼在人行分管信託監管時,嚴格整頓信託業,為信託業的健康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

五四寄語

2013年5月3日肖鋼發表五四寄語:值此“五四”青年節到來之際,我謹代表會黨委向證券期貨監管系統廣大青年朋友們致以誠摯的問候和崇高的敬意!

“中國夢”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夢,每一位證券期貨監管者都應做“中國夢”的踐行者。資本市場二十餘年發展由小及大,正加快形成多層次的市場體系,成為實現“中國夢”的重要載體。我國資本市場充滿活力,青年人應當成為資本市場改革、創新、發展的生力軍,為“中國夢”貢獻青春力量。

當代青年傳承夢想,投身資本市場改革發展事業,就是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做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的自覺實踐者、勇於探索者和合格工作者。要對資本市場二十餘年的歷史勤于思考,對資本市場的規律勤於學習,對資本市場的未來充滿憧憬。要以求真務實、開拓進取、勤勉奮發的精神,努力展示資本市場年輕人的風采。

關注關心關愛青年,支持青年成長成才,這是各級黨團組織的責任和義務。系統各級黨委要以長遠的眼光、真摯的情感,關心青年成長、培養青年成才、助力青年成功。要善於與青年人交朋友,傾聽青年心聲,把握青年動態,匯集青年智慧,把青年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引導好發揮好,努力營造與青年交流互動、共勉齊進的企業文化氛圍。各級團組織要進一步當好黨的參謀助手,以多種活動形式提升各級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鬥力。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青年朋友們,在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的春天裡,在“中國夢”春潮匯涌的新時代,希望大家立足本職,腳踏實地,振奮精神,施展才華,建功立業。

祝青年朋友們節日快樂!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