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

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

肌酸磷酸激酶(CK)是由兩個亞單位——腦型亞單位(B)和肌型亞單位(M)組成的二聚體。2種亞單位組合形成3種CK同工酶,即CK-BB(CK1),CK-MB(CK2),及CK-MM (CK3)。

肌酸磷酸激酶(CK)是由兩個亞單位——腦型亞單位(B)和肌型亞單位(M)組成的二聚體。2種亞單位組合形成3種CK同工酶,即CK-BB(CK1),CK-MB(CK2),及CK-MM(CK3)。用焦電泳法又可將CK-MM分離出5條區帶,分別稱為CK-MM和CK-MM1~4。另外,線粒體內還有一種CK同工酶,簡稱CK-Mt,是由2種相同亞基構成的二聚體。CK-BB主要分布於腦、前列腺、腸、肺等組織;CK-MB主要分布於心肌組織,約占CK總活力的7%~30%;CK-MM主要分布於骨骼肌和心肌組織,占CK總活力的97%~99%。正常人血清電泳時,以CK-MM為主,含少量CK-MB,而CK-BB含量甚微。急性心肌梗塞發病後3~6小時,血清CK-MB含量開始升高,12~24小時達峰值,24~48小時後迅速降至正常。若CK-MB在發病後24小時內仍不升高,則急性心肌梗塞的可能性很小,48小時內仍未證實CK-MB升高,則可排除急性心肌梗塞。在急性心肌梗塞發作後3天,若CK-MB仍持續高水平,則提示梗塞面積擴大,預後不良。若下降後的CK-MB再度上升,提示有心肌梗塞的復發。一般認為血清CK-MB>總活力的3%為陽性界值。電復律雖可使血清中CK總活力上升,但CK-MB仍保持正常;心導管檢查和冠狀動脈造影術,對CK-MB無影響,一旦升高則考慮有心肌損傷的可能。故CK-MB對急性心肌梗塞的診斷具有極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CK-MM是檢查骨骼損傷的特異指標。CK-BB則是腦組織損傷的特異標誌。CK同工酶檢測方法有電泳法、離子交換層析法、免疫抑制法和放射免疫法,結果判斷各異。用免疫法測定時,正常人血清中CK-BB活力為0.5~1.0u/L,CK-MB<5u/L,CK-MM為36~195u/L。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