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飾的特點
在河西走廊的西端,甘肅省肅北蒙古族自治縣6.2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世代生息著數千蒙古族同胞。初到肅北的人,在感嘆此地巍峨的高山草甸,壯美的大漠冰川風光的同時,一定會被當地獨具特色的蒙古族服飾文化所吸引。
服飾作為人類最初的文化產物之一,它不僅反映了特定族群所處的自然環境、歷史條件和社會生產
肅北雪山蒙古服飾的特點
肅北蒙古族居住於高原山區,氣候寒冷加之以遊牧為生計,馬背上活動的時間比較長,因此,其服飾具有較強的防寒作用而且又便於騎乘,長袍、坎肩、皮帽、皮靴自然就成了他們的首選服飾。肅北蒙古人多穿大襟長袍,其依季節變化,一般有三種:皮襖、夾層單長袍和氆氌袍。
男子裝束。男子通常要在袍內穿大襟緞面短衣,綿山羊皮縫製的皮褲或單夾布褲。著袍時,稍上提袍,使下擺至膝蓋系腰帶,露右臂,頭戴水獺皮或貂皮製的“四耳帽”或狐皮帽,腳蹬牛皮或絨布製做的靴子,講究者穿香牛皮製的尖端上翹,鑲有剪牛皮花紋的蒙古靴。左側腰帶上佩戴餐刀,右側佩戴火鐮,身前掛鼻煙壺袋,內裝玉石、瑪瑙鼻煙壺。男子脖頸上戴銀或銅製的護身符,耳戴銀制或象牙耳環,大拇指戴鑲有寶石貓眼銀戒指。
在河西走廊的西端,甘肅省肅北蒙古族自治縣6.2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世代生息著數千蒙古族同胞。初到肅北的人,在感嘆此地巍峨的高山草甸,壯美的大漠冰川風光的同時,一定會被當地獨具特色的蒙古族服飾文化所吸引。 在河西走廊的西端,甘肅省肅北蒙古族自治縣6.2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世代生息著數千蒙古族同胞。初到肅北的人,在感嘆此地巍峨的高山草甸,壯美的大漠冰川風光的同時,一定會被當地獨具特色的蒙古族服飾文化所吸引。
肅北雪山蒙古服飾的文化內涵
服飾是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綜合反映。它在滿足人們對物質生活的需求之外,還承載著人們對美的觀念和追求。服飾是沒有文字的歷史文獻,是了解和認識一個民族的途徑,也是解讀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蒙古民族服飾,是蒙古民族傳統文化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肅北蒙古族在遠離文化主體的歲月中,憑著堅韌的民族精神,不僅傳承了本民族優秀的文化傳統,還在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變遷中,不斷調試、突破和創新,不斷增強著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反映在服飾方面,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生態環境的適應性特徵。肅北蒙古族長期以來生活在高寒山區,過著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其服飾具有鮮明的防寒保暖和便於穿著騎射的特點。他們的服飾不論男女裝均以長袍為主,多取材於動物皮毛,這既符合遊牧生活的需求,也是適應當地嚴寒氣候環境的特徵。從那些以貂皮、水獺皮毛所做的邊飾,不僅反映出衣服主人的身份和財富等信息,同時也具有抵禦嚴寒的實際功效。長袍下面通常穿著寬鬆式的長褲,以便於從事日常騎馬、射箭等生產活動。
二是具有濃郁的地域特點。肅北雪山蒙古服飾在款式、質地等諸多方面都與鄂爾多斯服飾、察哈爾服飾、科爾沁服飾等有著明顯的區別,其服飾雖與鄰近的青海蒙古族的服飾相當接近,但在局部裝飾、穿戴習慣等方面存在著顯著的區分。
三是民族間文化交流的“遺存”。肅北蒙古族所居住的祁連山地區歷來就是各民族交融、共處的地域。隨著歷史的發展,歷代蒙古人民在長期的生活和生產實踐中,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並不斷吸收兄弟民族服飾之精華,逐步完善和豐富自己傳統服飾的服飾種類、款式風格、面料色彩、縫製工藝,創造了許多精美絕倫的服飾,為中華民族的服飾文化增添了燦爛的光輝。相同的宗教信仰、相似的生產生活方式、相近的自然地理環境,促使肅北蒙古族在服飾風格和製作上吸收了藏族服飾的精髓,這一點尤其反映在雪山蒙古男子長袍上,其在風格、款式、穿著方式等方面都與鄰近青海省的藏族男子的藏袍有著相似之處。
四是蒙古民族獨特的審美觀念和精湛傳統工藝的載體。雪山蒙古人的長袍不僅講究款式新穎、做工精細、美觀得體,而且還講究色彩鮮艷、線條流暢的鑲邊裝飾,喜歡用傳統的圖案做裝點,圖案在形式上具有濃厚的裝飾性,體現了圖案與顏色協調、統一,同時融匯著蒙古人民對自由、和諧、幸福的無限渴望,形成裝飾與實用完美結合的藝術形態。蒙古靴做工精細,靴幫、靴靿上多繡制或剪貼有精美的花紋圖案。蒙古族婦女婦女喜歡佩戴用翡翠、珊瑚、瑪瑙或琥珀等珍貴原料打制的各式首飾,彰顯出古樸典雅、高貴、華麗的蒙古族服飾文化內涵。
蒙古族服飾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遙遠的史前時期,它承載了遊牧民族獨特的審美意向和審美追求。而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生活節奏的加快,肅北的蒙古族只有在節日慶典等特殊場合才會穿上民族服飾,而且年輕人大多因當地傳統的蒙古族服飾穿戴比較麻煩且價格昂貴而選擇內蒙古地區的蒙古服飾。如何保護和傳承優秀的民族服飾文化已成為不容忽視的時代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