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一大部分養卡人只是為了提升自己的信用卡額度,而並非市場上所說的非法套現,眾所周知,由於銀行對於信用卡審批嚴格,工薪階層信用卡額度低於正常收入,促使很多人持有的信用卡與消費水平不能平衡,這才衍生了提升信用卡額度的想法。
2%點差——幫你信用卡套現,1%點差——幫你代還款”是職業養卡人接電話的口頭禪。作為職業養卡人,手頭掌握著數百張信用卡,他不僅可利用POS機幫助客戶(即信用卡申請人)套取現金,還可在信用卡免息期結束前幫助客戶實施最低還款,以便維護客戶信用,防止銀行催債。以每張信用卡套現5000元進行計算,老楊的貸款餘額雖然剛剛超過百萬,但每月1-2%的手續費和利息,能使他月賺1萬元以上。
他們幾乎沒有任何成本,只需要記住每張信用卡的透支額度和還款期限,讓一定的現金在各張卡內流轉,保證信用卡的‘信用’。唯一的風險就是擔心有關部門的監管,或者POS機被禁止使用。”說到實質,養卡人就是利用銀行的免息期,將銀行的錢套出來放貸。
流程
“養卡”的具體流程就是“ 養卡人” 先用自己的現金替持卡人將欠款還上,讓信用卡顯示正常還款,隨後再通過刷 POS機等虛假消費的方式把卡上相應額度的現金“ 套”出來。“這樣你的信用記錄就正常了,現金轉了一圈還是我的。”
“我們替你還款,銀行也不知道,只顯示你的信用卡信用度良好,而且在‘養卡’過程中,我們刷卡還可以幫助你提高刷卡次數,銀行還會不斷增加你的信用額度和積分。”
弊端
對於持卡人來說,“養卡”在獲取了信用卡的信息後,相當於獲得了信用卡的使用權,在替持卡人還上最低限度的欠款後,他們就可以利用持卡人的信用卡進行更大額度的消費。“ 養卡” 人在進行最大限度的消費後,如果就此消失,持卡人就會遭受損失。由於目前從事“養卡”行為的公司都不是正規公司,因此發生此類事件的幾率陡然增高,此前已經發生過消費者讓“養卡”人幫著還8000元現金而損失了1.5萬元的事情。
而對“養卡”人來說,如果持卡人在“養卡”人代還欠款後,立即通知銀行停用或掛失信用卡,那么“養卡”人同樣會遭受重大損失。近日,深圳一位“ 養卡”人在企圖藉此發財的同時反遭持卡人“算計”,被騙走了12萬元。省城前陣子也發生過此類事件,一家“養卡”公司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現在已經暫停了“養卡”服務,只提供套現,原因是風險太大,公司已經發生過兩次替人還完款後,信用卡被掛失的情況。
採訪警方時了解到,“養卡”行為是一種非法活動,甚至可能構成犯罪。而銀行對於此類情況也很無奈,一位銀行工作人員表示,各家銀行現在都在爭奪信用卡客戶,為擴大市場,對部分客戶的審核不太嚴格,這就給信用卡“養卡”、套現甚至犯罪行為提供了可乘之機。警方和銀行工作人員提醒市民,最好不要參與“養卡”行為,以免給自己帶來不應有的損失。
條例
儘管根據銀行卡條例,這種養卡人屬於違法套現;但事實上,不少職業養卡人仍把自己定位為“個人小額貸款商”,只不過他們利用了銀行信用卡的免息期,將銀行的錢套出來放貸而已。
另一位高學歷的養卡人小李甚至這樣為自己辯護:“我們相當於銀行小額貸款的零售商,幫助銀行開發貸款需求、鑑別客戶信用、緊盯客戶還款,賺取一定的手續費而已。”當然,他故意忽視的一個前提是:貸款無法回收,養卡人是不承擔任何責任的。
觀點
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副總裁王寧橋對此頗有感觸。作為在國內外經營過多年信用卡業務的銀行高管,王寧橋對全國各地大街小巷的信用卡套現廣告感到觸目驚心。他表示,台灣信用卡危機大爆發的先兆,便是一家銀行開始發行了可以取現的“現金卡”,其他銀行紛紛跟進,導致信用額度泛濫成災,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往往輕易就能獲得超過50萬元新台幣的貸款。這部分資金除了不當消費外,更有部分進入股市和樓市,銀行資金流入資本市場後,助長了資產價格泡沫,而最後泡沫破滅,更是引發嚴重社會問題。
王寧橋表示,目前信用卡非法套現已引起國家有關部門高度重視,並即將出台關於非法套現的司法解釋,對持卡人、從事套現的商家進行法律約束。“信用卡問題是是信用卡業務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出現的問題,國內應該借鑑成熟市場的做法,對這種行為進行立法約束,以提高違法成本。”他建議。
支付寶總裁邵曉鋒則認為,關鍵還在於銀行的客戶甄別。他表示,此前各家商業銀行競相追求發卡量,又不對客戶信用進行甄別,如今出現了非法套現問題,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亡羊補牢,未為晚也”。他建議銀行仔細審核信用卡申請人的網上交易記錄,以此防範過度授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