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工文化教育

職工文化教育是對職工進行文化科學知識的教育活動。包括掃除文盲、國小、國中、高中等各個層次的文化補習。中國在 19 世紀末期,一些企業和社會團體就曾開辦工人識字班。五四運動時期,一些先進的知識分子到工人民眾中去,創辦工人夜校、識字班,幫助工人學習文化。中國共產黨成立初期,《關於中國共產黨任務的第一個決議》作出了關於建立勞工補習學校的決定;1922 年5 月,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在《關於教育運動的決議案》中提出“努力從事識字教育和階級鬥爭的教育運動”。

20世紀 30年代,在革命根據地的工廠企業中,通過成立俱樂部,舉辦補習學校、文化夜校、職工業餘學校等,組織工人識字、讀書。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 6月政務院《關於開展職工業餘教育的指示》提出,職工業餘教育的內容以識字教育為重點,並設立中級班(其程度相當於高小)、高級班(等於中學),教以相當於普通學校的主要課程。此後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識字運動,並陸續建立了職工業餘初等文化學校和職工業餘中學。50年代出現了組織工人學文化的高潮。1981 年 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職工教育工作的決定》要求對在“文革”中被耽誤了學習的青壯年職工進行國中文化的補課,到 1985年基本完成。1987年 6月國務院批轉《國家教育委員會關於改革和發展成人教育的決定》,強調對已經走上工作崗位而沒有受完初等、中等教育的勞動者,應進行基礎教育,並把文化程度納入崗位規範的要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