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1934年夏秋之間,上海聯華影片公司《大路》攝製組到無錫拍片。外景地點選擇在太湖邊上。當時寶界橋剛在修築,錫黿公路正在動工,影片正好利用這築路的背景進行拍攝。年輕的革命音樂家聶耳擔任影片《大路》的作曲,以激勵全國人民的抗日熱情。他白天同築路工人一起勞動,體驗生活,晚上他獨自一人住在這幢小閣樓里,面對山明水秀的美景,他的激情噴涌而出,創作出舉世聞名的歌曲——《開路先鋒》和《大路歌》。"轟!哈哈,轟!我們是開路先鋒……",歌唱著築路工人豪壯的心聲。解放後,為緬懷這位人民音樂家,無錫市人民政府把聶耳當年住過的小閣樓命名為"聶耳亭"。1961年,於伶舊地重遊,作《減字木蘭花》詞一闋:
黿頭獨立,舊地重來何悒悒。斷續歌聲,水天遙憶故人劫。行行何去,湖畔盡多留情處。《先鋒》、《大路》,灼灼陳園春長駐。
1981年,於伶又應《無錫日報》副刊部之請,為“聶耳亭”書額,1985年,新塑了潔白的聶耳半身像,配建了廳屋三間作紀念室,名“聶耳遺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