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解釋
聯想思維簡稱聯想,是人們經常用到的思維方法,是一種由一事物的表象、語詞、動作或特徵聯想到它事物的表象、語詞、動作或特徵的思維活動。通俗地講, 聯想一般是由於某人或者某事而引起的相關思考,人們常說的 “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舉一反三” 等就是聯想思維的體現。
1、 是指時間上或空間上的接近都可能引起不同事物之間的聯想。比如,當你遇到大學老師時,就可能聯想到他過去講課的情景。
2、是指由外形、性質、意義上的相似引起的聯想。如由照片聯想到本人等。
3、 是由事物間完全對立或存在某種差異而引起的聯想。其突出的特徵就是背逆性、挑戰性、批判性。
4、 因果聯想。是指由於兩個事物存在因果關係而引起的聯想。這種聯想往往是雙向的,既可以由起因想到結果,也可以由結果想到起因。
聯想思維在形象胚芽的形成和發展中有時起著“觸媒”的作用。一經發生聯想,胚芽便立時形成,或迅速生長發育,形成形象。聯想思維始終不離開思維對象的感性的形象的形式。它是能動的,卻不是純主觀性的;是自由的,卻不是任意性的。不論作者自覺或不自覺,聯想思維總是受著客觀對象、寫作對象本身的要求的規定和制約,因此它必然地指向一定的方向。
作用
1、 為其他思維方法提供一定的基礎。
2、 活化創新思維的活動空間。
3、 有利於信息的儲存和檢索。
聯想思維在寫作活動中十分重要,它可以大大擴展思維範圍,開拓新的思維層次,把思維引向深入。聯想思維能力越強,越能把意義上跨度很大的不同事物聯結起來,從而使構思的格局變得海闊天空。聯想思維能在什麼廣度和深度上進行,取決於寫作主體的豐富程度,貧瘠的主體不可能產生豐富的聯想。生活教養、知識水平及閱歷經驗與聯想思維密切相關。
形式
聯想思維的形式,一般分為以下三種:(一) 接近聯想。甲、乙兩事物在空間或時間上接近,在審美主體的日常生活經驗中又經常聯繫在一起,已形成鞏固的條件反射,於是由甲聯想到乙,而引起一定的表象和情緒反應。如聽到蟬聲聯想到盛暑,看到大雁南去聯想到秋天到來等。人們經常見某景、睹某物、游某地,而想到與此景、此物、此地有關的人和事。“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在中國古代詩詞中,可以看到大量的這種聯想。在小說創作中,這種聯想思維形式也是普遍的。(二) 類比聯想。即對某一事物的感受引起對與其在性質上或形態上相似的事物的聯想。如文藝作品中用暴風雨比喻革命,用雄鷹比喻戰士,便是運用了這種聯想思維形式。這種聯想帶有社會的、時代的、民族的普遍性,但也帶有個人思想感情的特殊性。同是大江,有人聯想到“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有人卻聯想到“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三) 對比聯想。由某一事物的感受引起對和它有相反特點的事物的聯想。它是對不同對象對立關係的概括。如形象的反襯就是這種聯想思維形式的運用。
其他相關內容
聯想思維還包括:
1、相似聯想
是指由一個事物外部構造、形狀或某種狀態與另一種事物的類同、近似而引發的想像延伸和連線。
2、相關聯想
是指聯想物和觸發物之間存在一種或多種相同而又具有極為明顯屬性的聯想。例如看到鳥想到飛機。
3、對比聯想
指聯想物和觸發物之間具有相反性質的聯想。例如看到白色想到黑色。
4、因果聯想
源於人們對事物發展變化結果的經驗性判斷和想像,觸發物和聯想物之間存在一定因果關係。如看到蠶蛹就想到飛蛾,看到雞蛋就想到小雞。
5、接近聯想
指聯想物和觸發物之間存在很大關聯或關係極為密切的聯想。例看到學生想到教室、實驗室及課本等相關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