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蚊謠》

《聚蚊謠》

《聚蚊謠》是中唐詩人劉禹錫所作詩詞之一。

作品原文

聚蚊謠
沉沉夏夜蘭堂開⑴,飛蚊伺暗聲如雷⑵。
嘈然歘起初駭聽⑶,殷殷若自南山來⑷。
喧騰鼓舞喜昏黑⑸,昧者不分聰者惑⑹。
露華滴瀝月上天⑺,利觜迎人看不得⑻。
我軀七尺爾如芒⑼,我孤爾眾能我傷。
天生有時不可遏⑽,為爾設幄潛匡床⑾。
清商一來秋日曉⑿,羞爾微形飼丹鳥⒀。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沉沉:昏黑貌。蘭堂:芳潔的廳堂。廳堂的美稱。一作“閒堂”。
⑵伺:等待,趁著。
⑶嘈然:聲音雜亂貌。歘(xū):忽然。
⑷殷(yǐn)殷:震動聲,形容雷聲很大。南山:即終南山。
⑸喧騰:喧鬧沸騰。鼓舞:鼓翅飛舞。
⑹昧者:糊塗人。
⑺露華:露水。滴瀝:水下滴貌。
⑻利觜(zī):尖利的嘴。看不得:看不清楚。
⑼芒:草木莖葉、果實上的小刺。
⑽遏:阻止。
⑾幄:帳幕,指蚊帳。匡床:安適的床。一說方正的床。
⑿清商:謂秋風。
⒀羞:進獻食物。丹鳥:螢火蟲的異名。《大戴禮記·夏小正》:“丹鳥羞白鳥。丹鳥者、謂丹良也;白鳥者,謂蚊蚋也。”

白話譯文

夏夜沉沉,清靜的堂屋門窗大開,飛蚊趁著黑暗,發出雷鳴般的聲響。
喧鬧聲突然而來,起初聽了吃驚,像是隆隆的雷聲從南山傳來一樣。
蚊子喜歡在昏暗的夜裡嗡嗡地鼓翅飛舞,糊塗人分辨不清,聰明人也感到迷惘。
在露水下滴、月上中天的夏夜,尖嘴叮人,難於覺察提防。
雖然我有七尺之軀,你蚊子小如芒刺,但是我寡你眾,所以你能把我傷。
天生蚊子有一定時節,我不可阻遏,為了避開你的叮刺,我只好躲進蚊帳。
等到涼風吹來,在秋天的拂曉,你這細微東西就要給丹鳥吃光!

創作背景

此詩作於元和(唐憲宗年號,806—820)年間劉禹錫任朗州(治所在今湖南常德)司馬時期。當時,王叔文政治集團失敗,詩人受到牽連,被貶謫朗州。朝中政敵——腐朽官僚乘機對參與王叔文政治集團的人大肆進行造謠中傷,不斷排擠打擊,掀起了一陣陣鼓譟。詩人在嚴酷的政治現實面前,有感於腐朽官僚的狠毒,於是寫了這首詩。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詩歌前八句集中筆墨寫蚊子的特性,活畫出了腐朽官僚的醜惡嘴臉。首先,它們的重要特點是都不敢正大光明地活動,只有在“沉沉夏夜”中,才“喧騰鼓舞”,“伺暗”而動。詩歌第一句“沉沉夏夜閒堂開”,一開始就點出時間,接著寫“伺暗”、“喜昏黑”,深刻地表現出了“飛蚊”那種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本性。正因為它們是在黑暗中活動,所以使得糊塗人辨別不清,而聰明者也迷惑起來。其次,它們特別善於聚眾起鬨,“嘈然歘起”,其聲“殷殷若自南山來”,好像從南山傳來的隆隆的雷聲。這裡用雷聲來比喻“飛蚊”聚集的鳴叫之聲,雖帶誇張,但卻非常形象,並且暗用了《漢書·景十三王傳·中山靖王傳》中“夫眾煦漂山,聚蚊成雷”的典故,使得詩意更為含蓄、深厚。第三,它們都心地歹毒,在花滴露珠、月色初上的朦朧中,乘人不備,利嘴相加,給人以突然傷害。這三種特性,既是“飛蚊”的特點,也是朝中那些腐朽官僚的特點,他們為了迫害正直的人,也像“飛蚊”那樣,暗中活動,造謠惑眾,糾集起來,乘機給人以致命的中傷。詩人抓住他們與“飛蚊”的共通處,進行比喻,使他們的本性更加鮮明突出,極為清楚地暴露在讀者面前,這就比直接寫他們生動得多,有力得多。從“嘈然歘起”、“喧騰鼓舞”、“利嘴迎人”這些感情色彩很強的措語中,詩人對它們的厭惡、鄙視之意,也溢於言表。在寫法上,詩人縱橫交錯地來表現它們的特性,既井然有序又變化有致,且便於夾敘夾議,把詩人的感情表達得更加充沛和強烈。
從“我軀七尺爾如芒”以下四句,寫詩人對待“飛蚊”的態度。從形體上看,以堂堂七尺之軀與小如芒刺的“飛蚊”相比,其間懸殊,不啻霄壤,詩中滿含極為蔑視之意。但接著卻一轉,“我孤爾眾能我傷”。“飛蚊”雖然小,但卻很多,從數量上看,卻又占著明顯的優勢,所以情況是“能我傷”,它們是足以給人造成傷害的,這表現出詩人清醒的頭腦。因為只有正視現實,才能採取正確的應付措施。“天生有時”二句,就寫出了詩人對付它們的辦法:蚊子孳生之時是無法抵擋的,只好暫時躲進蚊帳里去。“遏”是阻止之意,“設幄”即裝上帳子,“匡床”即方正的床。兩句的意思,就是俗語所說的“惹不起,躲得起”。此時,作者貶官之後,待罪朗州,他在政治上孤立無援,明顯處於劣勢。那些如“飛蚊”一樣的官僚把持朝政,已經形成了強大的政治氣候,詩人一時無法相與之抗衡。他所能選擇的,只能是暫時的退避,這對於一個有遠大政治抱負的人來說,當然是明智的抉擇,而決不是軟弱膽小。這四句寫得自然流暢,明白如話,但其中卻包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政治意義,啟人深思。
最後兩句,詩人以堅定的信念,預言了“飛蚊”的必然滅亡:“清商一來秋日曉,羞爾微形飼丹鳥。”“清商”即秋風,潘岳詩:“清商應秋至。”“丹鳥”即螢火蟲。據《大戴禮記·夏小正》及《古今注·魚蟲》說,螢火蟲能吃蚊子。兩句說,等到秋天一來,你們這些小小的蚊子,都要去餵螢火蟲了。前一句與“沉沉夏夜閒堂開”相照應,夏去秋來,這是季節推移,誰也無法更改,暗示出蚊子的必然滅亡。後一句與上面對“飛蚊”的赫赫威勢的描寫,也恰成對比,那不可一世,“利嘴迎人”、“能我傷”的蚊子,這時都要被吃掉了。通過這樣照應、對比,不僅使全詩顯得嚴謹、完整,而且也突出了“飛蚊”的可悲、可恥的下場。“秋日曉”三字,以清秋麗日的美景,烘托出詩人政治家的樂觀情懷;“羞”字,又進一步表現出詩人對“飛蚊”的鄙視。詩人在身處逆境中,能夠往遠處想,往大處看,不因一時的挫折而頹喪,這種積極進取的精神和樂觀豪爽的氣度,值得推崇。全詩十四句,前十二句四句一轉韻,平仄相間,讀來既覺穩健,而又具有跳躍性的變化;最後兩句另起一韻,且用仄聲,在聲情上使全詩收結得剛健有力。整篇語言較為質樸,但其中“露華滴瀝月上天”、“清商一來秋日曉”等句,又富有文彩,在質樸中含著清麗,體現了詩人的獨特風格。[3]

名家點評

宋代黃徹《鞏溪詩話》:退之《詠蚊蠅》云:“涼風九月到,掃不見蹤跡。”夢得《聚蚊》云:“清商一來秋日曉,羞爾微形飼丹鳥。”……小人稔惡,豈漏恢網,但可僥倖目前耳。《左氏》曰:天之假助不善。非右之也,將厚其惡而降之罰也。”其是之謂乎?

作者簡介

劉禹錫畫像劉禹錫畫像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洛陽人,為匈奴族後裔。晚年任太子賓客,世稱“劉賓客”。他和柳宗元一同參與那唐朝永貞年間短命的政治改革,結果一同貶謫遠郡,頑強地生活下來,晚年回到洛陽,仍有“馬思邊草拳毛動”的豪氣。他的詩精煉含蓄,往往能以清新的語言表達自己對人生或歷史的深刻理解, 因而被白居易推崇備至, 譽為“詩豪”。他在遠謫湖南、四川時,接觸到少數民族的生活,並受到當地民歌的一些影響,創作出《竹枝》、《浪淘沙》諸詞,給後世留下“銀釧金釵來負水,長刀短笠去燒畲”的民俗畫面與“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等傳世名句。他在和白居易的《春詞》時,曾註明“依《憶江南》曲拍為句”,這是中國文學史上依曲填詞的最早記錄。有《劉賓客集》。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