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聖特雷薩的沉迷》又名《神志昏迷的聖德列薩》,是17世紀文藝復新時期義大利著
名雕塑家、建築家貝爾尼尼於1645年創作的著名雕像,也是他最具爭議的作品之一。描繪了聖特雷薩通靈時奇異而神秘的瞬間,現坐落於羅馬聖馬利亞·德拉·維多利亞教堂的一間科納羅小禮拜堂。
雕刻家簡介
喬凡尼·洛倫佐·貝爾尼尼(Giovanni Lorenzo Bernini,1598-1680),
是十七世紀義大利著名的雕刻家和建築家,也是義大利巴洛克美術的首席。作為羅馬教會特別聘用的藝術家,他與教會關係緊密,受教會寵愛和保護。貝爾尼尼善於表現戲劇性的情節,他塑造的人物總是處於激烈的運動中。大理石在他手中好像已失去了重量,人物的衣服總是隨風輕輕飄起,給人以一種輕快、活潑和不安的感覺。
作品介紹
這件作品描述的是聖特雷薩在幻覺中見到上帝的情景,表現了她對上帝之愛的渴望。她躺在浮雲上,寬大的衣袖向下低垂,兩眼輕合,嘴唇微張,臉色蒼白,在昏迷中祈求著神的愛。在她面前,小天使面帶頑皮,將一支金箭射向她的胸膛。就如特雷薩在她的自訴中寫道:這支箭已刺穿了我的心,當他把箭抽出時,我感到無限的痛苦和甜蜜,我想把這種痛苦永遠地繼續下去……
貝爾尼尼用堅硬的大理石刻畫出了特雷薩的病態,表現了一個正在渴求愛欲的女人最柔軟的內心。小天使代表幸福,與特雷薩的臥姿構成了和諧的節奏,意味著痛苦與幸福的撞擊。特雷薩躺在那裡,腳趾微微翹起.沉浸在無比興
奮的高潮中。極度的渴望與沉醉,極致的痛苦和歡愉,不僅呈現在特蕾薩的臉上,也浮現於那身長袍。那些動感十足的褶皺,似乎也在說著:“我要波濤翻滾”。
整個雕塑被放在祭壇上,祭壇上方安放了一些鍍金的金屬條,光線從祭壇頂上照下,被金屬條反射,其金色的散光打在白色的大理石上,襯托出人物的形體,減弱了體積感和大理石的重量感。同時,多樣的光和影增強了人體線條的韻律和美感,從而產生出十分強烈的舞台戲劇效果,使人如同進入了一個夢幻的世界。這人體動作的複雜曲線和強烈的明暗對比關係,體現出巴洛克雕刻藝術的特點。
雕塑刻畫出了筆記里所寫的那種少女複雜的內心感情,把神秘的病態變為一個在朦朧意識下女性對愛與欲的痴迷狀態。她的昏迷與神智失控,是少女思春的典型體現。貝爾尼尼在神秘的宗教外衣偽裝下,用堅硬的石塊表達出女人心靈的底蘊。但由於作品內部選材和雕塑風格非常大膽,為羅馬教廷的主流所不容,於是被放置在不起眼的這座教堂中。
作品意義
這件作品隱晦地體現了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精神,反對教會禁慾主義,肯定人的欲望、追求,突出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這對於天主教會統治下歐洲黑暗的中世紀,是有其歷史進步意義的。從雕塑技巧上來看,聖女多而亂的衣褶,雲朵的飄浮效果以及人物複雜的曲線,是一件獨特的具有豐富審美價值的作品,充分顯示了貝爾尼尼的雕塑天才。《聖特雷薩的沉迷》是貝爾尼尼藝術的又一里程碑,他以獨特的藝術構思標誌義大利巴洛克藝術的極盛階段。可以說添加了人文主義的內涵後,這件作品達到了貝尼尼雕塑藝術的頂峰。
聖特雷薩
特雷薩是16世紀時西班牙的一個修女。少年時因患了癲癇,就潛心修煉,事奉上帝。每當病發時,人就失神
落魄,腦際幻覺叢生,此時據她自訴,她能看到種種奇蹟。後來她過著隱居生活,空時便把自己每次昏迷中的幻覺記述下來。十七世紀中期天主教徒們,幾乎無人不曉聖女特蕾莎的幻像描述,那時聖特蕾莎的自傳是部勾魂銷魄的暢銷書,這份自述流傳到17世紀後,被教會用來宣揚宗教思想,並把特雷薩封為聖女,這件事在民間有著很大的影響。
同名小說
《聖特雷薩的沉迷》是美國最著名暢銷書作家丹·布朗的著名小說《天使與魔鬼》中的重要場景。主角哈佛大學符號學教授羅伯特·蘭登,受教皇內侍之託與瑞士侍衛團合作,與黑煞星斗展開智鬥勇營救紅衣主教。他得知光明之路的第三個提示,即四元素中的“火”就是《聖特雷薩的沉迷》。但此次交鋒中,黑煞星火燒教堂,並殺死瑞士侍衛團司令奧利維蒂,抓走女主角維多利亞·維特勒。蘭登死裡逃生,從雕塑中得到提示,前往下一處“水”的地點(四河噴泉),接下來又會在主角與光照派中發生怎樣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