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彼得堡國立電子工程技術大學

聖彼得堡國立電子工程技術大學

聖彼得堡國立電子工程技術大學成立於1886年,1891年學校被轉化為電氣工程(ETI)學院,享受大學權利,並自1899年獲得亞歷山大三世皇家研究所電工研究所稱號。

基本信息

聖彼得堡國立電子技術大學聖彼得堡國立電子技術大學
聖彼得堡國立電子技術大學由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烏里揚諾夫(列寧)命名成立於1886年。
1886年9月16日皇帝亞歷山大三世通過法令宣布建立郵政和電訊局技術學院- 俄羅斯首個高等電氣學校,其目的是為了培養、提供電報服務的“科學和教育的專業人士”。1891年學校被轉化為電氣工程(ETI)學院,享受大學權利,並自1899年獲得亞歷山大三世皇家研究所電工研究所稱號。
1895 - 1905年又著名化學家尼古拉斯·尼克拉耶維奇·卡扎諾夫(Николай Николаевич Качалов)擔任學院教授,隨後又無線電發明家亞歷山大·斯捷潘諾維奇·波波夫(Александр Степанович Попов)取代。在任職期間,卡扎諾夫建立了藥劑師研究所,並收到直接來自於沙皇皇室的1.6萬盧布的研究經費。
在二十世紀中的學校經過多年發展,在電力,無線電波,電化學,電子技術,自動化,超音波探傷和高熱電能等科研技術領域取得領先地位。學院曾由無線電發明者亞歷山大·斯捷潘諾維奇·波波夫(Александр Степанович Попов)擔任第一任學院校長,現學院內保留著其曾經工作、生活過的辦公室和公寓,並建立了一座波波夫博物館。
1907年蘇聯院士,俄羅斯電氣工程師,鐵路電氣化專家格拉法基諾·格勒利赫·阿斯諾維奇(Графтио Генрих Осипович)進入聖彼得堡(列寧格勒)電子技術學院任教,於1921年成為學院教授。在他的領導下,電子技術學院成為俄羅斯國家電氣化委員會的主要開發者。
聖彼得堡國立電子技術大學畢業生若雷斯·伊萬諾維奇·阿爾費羅夫(Жоре́с Ива́нович Алфёров)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現在仍在大學任教(現年81歲)。
2004年聖彼得堡國立電子技術大學成功開發了專業“人體工程學”。學校為聖彼得堡高等教育機構之一,居於全國第二,努力培養專業人才。

院系設定

學校第三教學樓學校第三教學樓

聖彼得堡國立電子工程技術大學(列寧格勒電工學院),簡稱ETU,創建於1886年,它的前身是俄羅斯郵政電報部的技術學校。 1891年改為皇家電工學院,即歐洲第一個電工領域的專業性高等院校。世界上無線電的發明人A.C.波波夫曾任學院的教師和第一任院長。1992年列寧格勒電工學院更名為聖彼得堡電子工程技術大學。至今為止,有七萬多人在聖彼得堡電工大學接受過教育,其中有三千多外國公民。在大學工作過的俄國傑出的科學家有:c.o.Clafteo,P.D.Voinalovcke。在本世紀上半葉,該大學創立了一批著名的學科,如:無線電技術,電能學,無線電電子學和控制論,超音波探傷學,電熱學等。現在聖彼得堡電工大學既是一個教學中心,也是進行基礎及套用科學研究的中心。
聖彼得堡國立電子工程技術大學是俄羅斯在電子工程領域第一的高等教育學院。今天它是世界著名的教育和研究中心。該校的員工為他們的歷史記錄而驕傲。學校坐落在俄羅斯有著最豐富歷史和文化的彼得堡市正中心。
大學現有學生人數7000人,外國留學生約300人。學位設定有:學士、碩士和博士。另外有俄羅斯特有的工程師級等。學習的期限為:學士4年,碩士2年,博士3年。對外國學生過去沒有學習過俄語的,需在預科學一年俄語,取得俄語結業證(俄語對外一級證書)後方能入系。
對全日制學生一個學年由秋季學期和春季學期組成。秋季學期從9月到12月,春季學期從2月到5月,複習考試時期是:秋季為次年1月,春季為6月。
教學語言:俄語對所有課程,英語對學習管理的碩士課程,英語對學習信息和計算機科學的課程。
電子技術工程大學共有7個系,即:無線電技術系,電子技術系,自動化和計算技術系,電工與自動化系,電子物理系,船舶無線電電子技術與自動化系,人文科學系。
培養專業人員專業進修的機構有:夜校部,入高校前的培訓中心,專業人員專科提高及進修部,教師專業提高部,留學生工作部,國際經營管理培訓部,國際教學中心。電子類是就業熱門學科:近幾年在國內各熱門學科就業情況看,電子類始終高居榜首。國內電子類學科安排與俄羅斯的一致,即電子計算機、電子通訊等該校這幾個熱門學科包括:電工學:電子機械,能量和電子技術,電子設備和船舶自動化,飛機和自動控制系統,電子設備和工業設備的自動化和綜合技術計算機:計算機綜合技術,系統和網路,主要特點機軟體和計算機輔助系統,計算機輔助設計,信息處理和控制的自動化系統,在技術系統中信息和控制,套用數學,信息保護的技術和組織無線電技術:無線電工程,電訊,無線電電子設備的設計和技術,移動物體的聯繫設備 。

歷史人物

亞歷山大·斯捷潘諾維奇·波波夫亞歷山大·斯捷潘諾維奇·波波夫
亞歷山大·斯捷潘諾維奇·波波夫(АлександрСтепанович Попов1859年3月16日 –1906年1月13日)俄國物理學家和電工學家,無線電通信發明家,軍事無線電通信的奠基人,名譽電學工程師(1900),俄國技術協會名譽會員(1901)。是研究電磁波的先驅。 1882年畢業於彼得堡大學數理系,後為從事科學活動留校繼續深造。1883-1901年任喀琅施塔得水雷軍官學校和海軍部技術學校(1890-1900)物理和電工學教員。1901年起任彼得堡電工技術學院物理學教授,1905年起為該院院長。波波夫是第一個探索無線電世界,並畢生為發展無線電事業而奮鬥的俄國科學家。1906年1月16日,他因腦溢血突發而去世,只活了47歲。由於諾貝爾獎金只發給活著的科學家,波波夫沒有獲得這個榮譽。
波波夫(Александр Степанович Πопов),俄國物理學家,無線電通信的創始人之一。1859年3月16日生於烏拉爾,1906年1月13日卒於彼得堡。1882年畢業於彼得堡大學,隨後受聘到琅施塔得水雷學校任教。1888年H.R.赫茲的實驗、法國E.E.布冉利和英國O.J.洛奇關於金屬粉末檢波器的研究報告,啟發波波夫建立電磁波可以傳輸信號的信念,於1894年製成了一台無線電接收機。接收機使用了經他改進的金屬粉末檢波器,並首次在接收機上使用天線,提高了機器的靈敏度。這台機器主要用於檢測雷電,故稱雷電記錄儀。1895年5月7日波波夫發表論文《金屬粉末與電振盪的關係》。不久,波波夫用電報機代替電鈴作接收機的終端,形成比較完整的無線電收發報系統。1896年3月24日,波波夫及其助手在相隔 250米的建築物之間傳送了一份簡短電報。1897年在琅施塔得建立無線電台,同年夏在相隔5公里的兩艘軍艦非洲號和歐洲號之間實現了通信。1900年初,波波夫使電台的通信距離增加到45公里。為了紀念波波夫在無線電方面的卓越貢獻,1945年蘇聯政府將5月7日規定為蘇聯無線電節。
1877年,18歲的波波夫考入彼得堡大學數學物理系,後又轉學到森林學院。在那裡,他研究出了用電線遙控炸藥爆炸。研究成功以後,同學們都叫他“炸藥專家”。波波夫29歲那年,赫茲發現電磁波的訊息傳到俄國,他被強烈地吸引住了。他興奮地說:“用我一生的精力去裝設電燈,對廣闊的俄羅斯來說,只不過照亮了很小的一角;要是我能指揮電磁波,就可以飛越整個世界!”第二年,波波夫就成功地重複了赫茲的實驗。在一次公開的講演中,他提出了可以用電磁波進行無線電通信的構想。1894年,波波夫製成了一台無線電接收機,他第一次在接收機上使用了天線。這也是世界上的第一根天線。
1895年5月7日,在彼得堡俄國物理化學會的物理分會上,波波夫宣讀了論文《金屬屑同電振盪的關係》,並且表演了他發明的無線電接收機。表演結束後,波波夫充滿信心地說:“最後,我敢於表示這樣一個希望,我的儀器在進一步改良以後,就能夠憑藉迅速的電振盪進行長距離通信”。幾十年以後,這一天被定為“無線電發明日”。波波夫的論文和表演被有關刊物發表後,立刻引起了全球學術界的關注。
後來,波波夫用電報機代替電鈴,當做接受機的終端,這種裝置就成了一台無線電發報機。1896年3月24日,波波夫和助手雷布金在俄國物理化學協會的年會上,正式進行了用無線電傳遞莫爾斯電報碼的表演,在場的觀眾有一千多人。表演的時候,接收機裝設在物理學會會議大廳里,發射機放在附近森林學院的化學館裡。雷布金拍發信號,波波夫接收信號,通信距離是250米。物理學會分會會長佩特羅司赫夫基教授把接收到的電報字母逐一寫在黑板上,最後得到的報文是:“海因里希·赫茲”。它表示波波夫對這位電磁波的發明者的崇敬。這份電報雖然很短,只有幾個字,它卻是世界上第一份有明確內容的無線電報。

人才培養

若雷斯·伊萬諾維奇·阿爾費羅夫若雷斯·伊萬諾維奇·阿爾費羅夫
若雷斯·伊萬諾維奇·阿爾費羅夫(Жоре́с Ива́нович Алфёров生於1930年3月15日,出生地為蘇聯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維捷布斯克)是蘇聯和俄羅斯物理學家,並於2000年獲得諾貝爾物理獎- 為高速光電半導體異質結構的發展。國家科學院名譽會員亞塞拜然科學院院士(2004年起)白俄羅斯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俄羅斯國家杜馬代表。他的研究對現在電子信息產業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是2002年“全球能源”的始作俑者,2006年為成為國際委員會主要裁決員之一。
若雷斯·伊萬諾維奇·阿爾費羅夫出生於白俄羅斯的猶太人家庭。衛國戰爭時期,全家搬到都靈(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地區),他的父親在一家紙漿和造紙廠工作,之後死於明斯克戰火中。哥哥馬克思·諾維奇·阿爾費羅夫(1924-1944)隨後也死於戰火。幾經展轉,若雷斯·伊萬諾維奇·阿爾費羅夫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明斯克第42中學,並在其物理老師澤爾多維奇的建議下,只身前往列寧格勒進入列寧格勒電子技術學院(ЛЭТИ)繼續深造。1952年他結束了在列寧格勒電子技術學院(ЛЭТИ)的學習任務,以免試資格順利畢業。
對於後來成為俄羅斯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的阿爾費羅夫,在學校期間從來不是引人注目的焦點,他被認為是對問題迷迷糊糊的人,充滿了其他各式各樣的煩惱。特別不受喜歡。無論是電路的正確構造還是彈道理解,他都不擅長,也沒有表現出特別的喜好。老師以為他才資平庸,只有在極其特殊的情況下才讓他加入四人合作實驗。在那時沒有人能想到幾十年後阿爾費羅夫能獲得諾貝爾物理獎、京都獎,以及40多萬美元的獎金。
最終阿爾費羅夫於2000年以《為高速光電半導體異質結構的發展》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學校環境

聖彼得堡國立電子技術工程大學坐落於俄羅斯聖彼得堡市市區,距聖彼得堡發源地彼得要塞1.5KM,緊鄰達達街商業區,歷史氛圍濃厚,城市繁華顯著。交通便利的地理位置和人群熙嚷的街區都為“電工”學子提供了完善的學習生活基礎。
校區內白樺成林,既有現代化教學的計算機中心,底下掩體物理實驗室,也有充斥著濃郁蘇維埃氣息的第五教學樓,及其圖書館。氣勢磅礴張顯魅力。
聖彼得堡母親河,涅瓦河穿流於學校周圍,平靜的湖水似乎向過往的行人訴說著這座古老城市的過往曾經,也似乎以一種特別的方式闡述的學校的過去、現在與將來。當冰雪凍結河面又慢慢融化,當燕雀成群遠去與慢慢聚集,學子們見證了時間,而城市見證了歷史!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