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介紹
聖安寺遺址位於宣武門外南橫街西口。金天會年間(1123一1135)始建。傳說是金代帝後為佛覺、晦堂二大師建設。因寺院建於中都城內的柳湖村旁,寺外有湖,岸邊垂柳,俗稱柳湖寺。明正統十一年(1446)重修並改名普濟寺,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又重新修葺,恢復聖安寺名。
其實聖安寺是應該得到保護的,這裡碩大的古樹國槐已經千年,北京作為都城始於金中都,目前北京現存的金代主要建築就只有聖安寺和盧溝橋了,因為稀少才顯得珍貴,聖安寺應與盧溝橋並駕齊驅,受到文物部門應有的保護。
主要建築
寺內建築以大雄寶殿為中心,四面有後殿、瑞象亭、天王殿,東西配殿和庭院。大雄寶殿的內部梁架,如鴛鴦交手拱等,是清代以前的法式。殿內有3尊三世佛,俗稱西方三聖,是明代的遺物。佛身紫紅色,粗圓渾厚,佛像背後襯托高大的背光,外層透雕火焰紋,內層浮雕3個小座佛,每個小佛下承托蓮花座。
大殿內的壁畫相傳出自明代大畫家商喜之手。在東西北3面的牆壁上,共有8幅有關佛的故事畫。背屏後的3尊菩薩像,衣紋的用筆、肌膚的著色,都非常細膩。聖安寺的壁畫,代表了中國十五世紀初期宗教壁畫的典型風格。佛像和壁畫毀於60年代末期,瑞象亭移至陶然亭公園。
歷史
據史料記載:聖安寺建於金天會年間(1123-1135年),至明正統年間,改名為普濟寺。1776年,乾隆皇帝命重修該寺,重新命名為聖安寺。山門匾額曰:“敕建古剎聖安寺”,是為數不多的保存至今的古剎山門門楣上的刻字,十分珍貴。
聖安寺內供奉有金世宗、金章宗像,這使得聖安寺的地位一直十分顯赫,成為當時皇家活動的重要場所。據元史記載,佐政名臣王磐當年告老還鄉,公卿百官設宴為其餞行。皇太子亦在第二日於聖安寺內賜宴,為王磐餞行,公卿百官送他出麗澤門還鄉。
聖安寺當時建造在金中都城內的東柳湖村,相傳寺外有湖,湖邊垂柳拂岸,景色秀美。因此聖安寺又被人們稱為柳湖寺。後來還有人傳說寺內後堂供奉著金章宗寵妃李宸妃的像,這又給聖安寺添上了一道浪漫的色彩。
到了明朝,東柳湖村地處荒涼,湖邊賊匪出沒,柳亦不見,寺也坍塌,1446年京師地震,宮內太監重修聖安寺,為了將修建寺院作為自己的功德,竟將寺內金元時期的舊碑、舊匾盡數
毀去,並將此寺易名為普濟寺,想以此掩蓋寺院的歷史,一時成為人們的笑柄。明代殿內供奉有三尊三世佛,俗稱西方三聖。佛身紫紅色,粗圓渾厚,佛像背後襯托背光,外層透雕火焰紋,內層浮雕三個小佛,每個小佛下承托蓮花座。寺院內大殿還繪有佛教故事的繪畫,這些壁畫相傳是出自明代大畫家高喜之手。
此後,聖安寺幾經興衰。到了清朝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乾隆皇帝出資重修寺院,重新修建的聖安寺內為天王殿,次為瑞象亭,中為大雄寶殿。殿上匾額均為乾隆皇帝御書。寺內原有的三尊三世佛像移到靜明園供奉。其它佛像皆重加塑飾,保存完好。正是由於它的深厚的文化底蘊,聖安寺從元代開始就成為北京達官貴人、詩人學者憑古臨游之所。元代詩人乃賢在《南城詠古》中寫道“寺有金世宗、章宗二朝像。”清朝文學家史學家李慈銘家住保全寺街,曾和幾位好友遊覽聖安寺賦詩一首:情游重憶十年前,破寺楸花四月天,休教更話金源事,塵畫明昌問聖安。
北京解放後,聖安寺改為私立聖安國小,後為宣武區南橫街第一國小、宣武區少年科技館。原來聖安寺保存完好的瑞象亭已遷至陶然亭公園西門內北山頂。現在的聖安寺原址僅存的天王殿和山門已修葺一新,據說準備建成聖安寺遺址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