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背景
南斯拉夫被德意法西斯軍隊占領後,整個國土被軸心國瓜分並占領,希特勒利用複雜的民族矛盾,企圖分化瓦解這個國家。他挑動克羅埃西亞的法西斯組織“烏斯塔施”對塞爾維亞人進行仇殺,成立所謂克羅埃西亞獨立國。當時,克羅埃西亞的民族構成複雜、矛盾激烈。其中有330萬信奉天主教的克羅埃西亞人、200萬信奉東正教的塞爾維亞人、70萬信奉穆斯林的波士尼亞人。
由於歷史原因,人口處於劣勢的波士尼亞穆斯林對當時依附於德國人的烏斯塔施和狄托領導的塞爾維亞游擊隊都懷有很深的敵意。黨衛軍頭目希萊姆利用了這一民族仇恨,建議希特勒組成一支由15000名波士尼亞穆斯林志願兵組成的黨衛軍部隊。
發展歷史
黨衛軍穆斯林部隊
1943年2月20日,“克羅埃西亞黨衛軍志願山地兵師”在法國里昂西南部的門德地區正式成立,師長卡爾·古斯塔夫·紹瓦斯貝克黨衛軍少將於8月9日走馬上任。全師最終在奧索多克斯完成編制,下轄2個山地來福槍團(4個營)、1個山地炮兵團(4個營)、1個坦克驅逐營(3個連)、1個偵察營、1個高射炮營(3個連)1個工兵營和1個預備役山地兵營,成員幾乎都是穆斯林。
歷史上,黨衛軍部隊從未有過“叛變行為”,但這一希特勒津津樂道的成績在1943年9月17日被這支新成立的黨衛軍穆斯林部隊所打破。由於不滿德國人的壓迫,該師工兵營的一名排長菲力特·多爾扎克黨衛軍準尉在被送到德勒斯登的黨衛軍工兵學校進修時,與塞爾維亞人民解放陣線和法國自由軍進行了密切的接觸,他最終明白無論何時都不能依靠外部力量來爭取民族獨立,這種“獨立“是自欺欺人。這名少尉帶著反抗思想回到了部隊,通過工作,他爭取到2名排長和14名將在9月16日夜間放哨的步兵。我們不清楚9月17日清晨發生了什麼,可能是密謀泄露,反正多爾扎克匆忙決定起義。9月17日清晨5點,他率領部下衝進“莫當”飯店,將9名德國軍官和軍士扣押,在交火中打死包括黨衛軍工兵營長在內的5名人員。這是計畫出現了紕漏,多爾扎克一直沒能夠說服連長哈利姆·馬爾科夫(波士尼亞人)參加起義,馬爾科夫雖然有些動搖,但是想到失敗後會被處死,他堅持不加入起義。不夠聰明的多爾扎克在他身上浪費了太多時間,德軍緊急集結黨衛軍第1工兵連的一個排打進飯店,多爾扎克和另一名部下被射殺,起義被鎮壓。
事後,參與起義的14名黨衛軍志願兵全部被槍決,德國人在克羅埃西亞師里進行了一次大清洗,有825名被指認為“叛亂分子”的官兵被解除武裝押送到達豪集中營,不過很快其中大部分被缺乏人員的“托特機構”強徵到大西洋沿岸修築防線。那個馬爾科夫黨衛軍中尉,因為堅持拒絕起義,德國人發給他一枚一級鐵十字勳章,但戰後南斯拉夫人民政府判處他絞刑,於1947年執行。
起義被鎮壓後,德國人特地從耶路撒冷請來大毛拉穆罕默德·海珊視察部隊以提高士氣。為進一步利用宗教情緒,1943年10月,這支黨衛軍穆斯林部隊正式冠名為黨衛軍第13“聖刀”志願山地師。除了2個山地來福槍團——第27和第28山地來福槍團之外,其餘部隊的番號均為“13”開頭。1944年2月,“聖刀”師20000名官兵全副武裝乘坐110節火車皮經魏恩向克羅埃西亞開進。3月10日,該師被投入薩菲以北配合第42來福槍師執行掃蕩。5天后,“聖刀”師乘突擊艇強渡薩菲河,並且在多利納河的左翼展開了第27來福槍團,右翼展開了第28來福槍團,向南方開進。
“聖刀”師初上戰陣
1944年4月11日,“聖刀”師參加“復活節彩蛋行動”,在索沃尼科附近和波士尼亞游擊隊第3步兵軍展開激戰。在戰鬥期間該師趁火打劫,明火執仗的對塞族、克族村莊實施大規模清鄉,被害者多數為老人、婦女和兒童,搶劫更是由軍官授意直接執行。該師部隊經常找不到出擊(實際上是去打劫)的理由。在一份提交的正式報告居然稱“今天要去找三年前被游擊隊搶走的三頭牛”,由於過多兵力用於掃蕩清鄉,以至於原定和游擊隊作戰的計畫幾乎泡湯。
1944年7月7日,“聖刀”師參加了“滿月行動”,當時德軍從北部向集結在波薩維亞地區的3個游擊隊師展開清剿,“聖刀”師各部隊的第4營被抽出來編成一支新的穆斯林部隊——黨衛軍第21“卡瑪”山地步兵師,這也是臭名昭著的黨衛軍部隊之一。“聖刀”師師長紹瓦斯貝克黨衛軍少將也升任第9山地軍軍長,遺缺由原第27山地來福槍團團長德崔德里沃斯·漢貝爾黨衛軍少將接掌。這一階段游擊隊加大了破壞鐵路交通的力度,“聖刀”師因此主要執行看護鐵路的任務,同時該師士氣低下和逃兵不斷,至1944年9月20日共有3000名官兵開小差,這恐怕也算一項紀錄了。
9月,“聖刀”師只剩下346名軍官、1950名軍士和11967名士兵,兵力嚴重不足但是武器裝備卻十分精良,在後來的掃蕩中,師部駐紮在薩格勒布,其餘部隊則在阿格拉姆-西里一帶巡邏。1944年10月21日,發生了第2次黨衛軍志願兵起義,“聖刀”師師部保全連的101名士兵攜帶者3門20毫米高炮、4挺機槍,乘坐幾輛卡車投奔了游擊隊,部隊內部也出現了和游擊隊配合的組織:從10月16日到23日一共有881把步槍、22挺機槍、104把手槍和15把衝鋒鎗被黨衛軍志願兵從薩格勒布偷出送給了游擊隊。
1944年11月初,蘇聯紅軍突破了匈牙利的阿帕丁地區並且在多瑙河西岸構築了橋頭堡,德軍東南戰線形勢變得異常緊張。為了阻止蘇軍橋頭堡的進一步擴大,希萊姆將“聖刀”師中的第27山地來福槍團第1營、第28山地來福槍團第2、3營、第13山地炮兵團第3營和部分工兵營抽出,組成“哈格戰鬥群”,由第28山地來福槍團團長漢斯·哈格黨衛軍中校率領,投入到匈牙利的巴蒂納橋頭堡防禦戰中。當地的德軍部隊驚訝地打量著這些初次踏上東部戰線的波士尼亞人,他們身穿嶄新的野戰迷彩套衫,士氣低落、目光呆滯,腦袋上扣著繡有骷髏標誌的灰綠色“費茲”(土耳其圓帽、頂上有穗),每天還要換上一頂紅帽作禱告。“哈格戰鬥群”向蘇軍橋頭堡發起的衝擊全部被擊潰,部隊由原先的1200人減少為200人。
1944年11月30日,蘇軍發起大反攻,德軍戰線崩潰。“哈格戰鬥群”從多利納戰線一直敗退到第1山地師的防線,這時新補充兵員終於來到,但他們似乎很眼熟——原來這些人就是1943年起義後被關進集中營、又被拉到大西洋防線的那些步兵!12月,戰鬥群和從克羅埃西亞撤退的“聖刀”師主力在巴爾克斯會合。再次集結的“聖刀”師配屬到保羅·康拉德上將的第57山地軍,遭遇一系列的敗退後在巴拉頓湖南部的馬格里特陣地停下腳步。
1945年3月6日,德軍進行二戰中的最後一次反攻——“春之覺醒作戰”,在巴拉頓湖南部的第2裝甲集團軍將為擔任主攻的黨衛軍第6裝甲集團軍提供牽制和佯攻的輔助作戰。集團軍內的第57軍也開始行動,它的中央是“聖刀”師、左翼為第71步兵師、右翼為黨衛軍第16裝甲擲彈兵師,全軍於納尼卡尼查地區向東部開始進攻,結果與主攻方向一樣遭到了慘敗。
折斷的“聖刀”
3月27日,“聖刀”師的士氣低落到不能在前線作戰,因此被扔到後方挖防線。1945年3月,“聖刀”師渡過穆爾河退到德國境內。並且在卡克地區構築了“帝國防禦陣地”,此時該師的成員主要是以下幾種人:波士尼亞黨衛軍志願兵、德國國民擲彈兵、反共產主義匈牙利軍,還有從懲戒營拉來的165名義大利人。雖然該地補給吃緊,但由於蘇軍的主攻指向魏恩,所以“聖刀”師的任務輕鬆了許多,與二流的保加利亞第1集團軍對峙,他們和第57軍的殘部(第118來福槍師、第71步兵師)一起維持著馬爾堡東部的防線。
1945年5月3日,該師的5名人員因“服役時間較長”而獲得了騎士勳章,他們是師長漢貝爾少將、第27山地來福槍團第2營營長阿爾貝特·舒騰維德少校、第13偵察營營長赫爾姆特·津茨少校、第27山地來福槍團團長卡爾·里克中校、第28山地來福槍團團長漢斯·哈格中校,5月5日“聖刀”師被解散,番號取消,士兵們作鳥獸散,分三路向德國西部逃跑。
1945年5月7日,“聖刀”師的殘部逃到格拉斯堡附近的“烏什拉陣地”向美軍投降,戰後,南斯拉夫人民政府經過審判,處決了其中一批罪大惡極者。“聖刀”師作為一支黨衛軍部隊,幾乎沒有進行過一次像樣的作戰行動,但在開小差、燒殺搶掠方面卻是壞事做絕,但同時也有不少官兵敢於向德國人“叫板”,其中一些人最後成為了游擊隊員。“聖刀”師也許是最奇怪的黨衛軍部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