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內式助聽器

耳內式助聽器

耳內式助聽器(in-the-ear,ITE),也稱為耳甲腔式助聽器。耳內式助聽器是最早開發套用的定製式助聽器。它占據耳甲腔和耳甲艇,從解剖學來講,也叫耳甲式助聽器。其外殼是根據聽障者的耳甲腔形狀定製的,麥克風、放大器和耳機全部放在定製的外殼內,外部不需要任何導線和軟管,能全部放在耳甲艇、耳甲腔和外耳道內,比較隱蔽輕便。此類助聽器的麥克風入口位於助聽器外側面,比起耳背式助聽器更符合人耳感受聲音的自然位置,耳內式助聽器體積和面板面積相對較大,使雙麥克風技術較易得到套用。

結構特性

耳內式助聽器的基本結構與耳道式助聽器基本相同,都是由外殼、麥克風、積體電路放大器、電位器、授話器等構成。

外殼

耳內式助聽器的外殼與耳道式一樣,都是根據患者的耳道(耳內式還包括耳甲腔)的形狀大小定製的,殼內裝入助聽器機芯。外殼的材料要求無毒,不會導致過敏反應,性質穩定且不易受溫度等的影響,不易老化,表面光滑無雜質。

麥克風

由於耳內式助聽器的外殼較大,因此可以安裝雙麥克風。而完全耳道式助聽器則不能安裝雙麥克風。

積體電路放大器

由於電子元件的微型化和電子集成化程度的提高,助聽器的積體電路放大器日趨精巧,可套用數字方式處理信號,又使諸多功能的添加不必擔心助聽器的空間問題,這為製作更小巧、更優良的助聽器提供了條件。

電池

耳內式助聽器通常使用A312或A13電池。

聲學特性

外耳道共振頻峰率

成人外耳道的共振頻峰率約為3~4kHz,理論上男性平均值為3.359kHz,女性為3.440kHz。卜行寬等測量的成人外耳道共振頻率為2583±323Hz,在2.5kHz外耳道共振頻率峰值時增益效應可達11~12dB。

患者佩戴耳內式助聽器時,麥克風處的聲增益最高峰值的頻率在5.118~5.638kHz之間,說明耳內式助聽器對耳道共振峰偏移的影響不大,基本維持了正常人外耳道共振峰值的頻率位置,加之它們對高頻的補償能力較好,因此,佩戴此類助聽器可增強患者的言語可懂度。

頻響曲線

耳內式助聽器的頻響曲線最高峰值大約是2.5~2.7kHz,接近正常人外耳道的共振峰值。高建林等認為,耳內式助聽器的頻響曲線的頻率範圍大約在0.2~7.5kHz,頻率範圍較寬,幾乎覆蓋了人耳的語言區域;頻響曲線上下波動較小,曲線比較圓滑,與人耳的聽覺反應相類似,因此可以增強助聽效果。

高建林的實驗表明,耳內式助聽器和耳道式助聽器在1k赫茲、2k赫茲、4k赫茲處的聽力補償在25~33dB HL範圍;而在250~500赫茲處時,其聽力補償在20~24dB HL,說明前者的聽力補償能力大於後者。

麥克風處的聲增益

耳廓外側面有許多卷部,形同一組凹面鏡,它們可以是外界傳來的聲音發生反射和折射,從而使聲音在麥克風位置處的聲壓增大。與耳背式助聽器相比,耳內式助聽器的麥克風位於耳內,其助聽效果就是因為這一原理而增強。耳內式與耳背式助聽器所占耳甲腔/或外耳道外耳道的解剖外置不同,且不同款式的耳內式助聽器的麥克風位置不同,因此其聲增益也有所不同。高建林的實驗說明CIC麥克風處的聲增益最大,其次為ITC,再者ITE。

產品分類

耳內式助聽器根據其在耳內的位置,可分為位於整個耳甲腔內的耳甲腔式(ITE-full shell)、位於部分耳甲腔內的半耳甲腔式(ITE-half shell )和小耳甲腔式(ITE-low shell)三種類型。耳內式助聽器多數屬於目前使用最廣泛的定製式助聽器,它需要根據不同患者的耳道模型定做不同的外殼。也有部分耳甲腔式助聽器為成品助聽器,它的外形大小是固定的,佩戴者要另做一個佩戴的耳模,再將助聽器嵌在耳模里一起佩戴在耳內。

優缺評價

與耳道式助聽器(ITC)和完全耳道式助聽器(CIC)相比,耳內式助聽器的優點在於:

適合聽力損失的範圍較寬,輸出功率較大;

可以方便地安裝雙麥克風、拾音線圈等附屬檔案元件;

更換電池、調節音量等操作教ITC、CIC容易些。

同檔次同機型耳內式助聽器比ITC、CIC,價位更經濟一些。

1.

適合聽力損失的範圍較寬,輸出功率較大;

2.

可以方便地安裝雙麥克風、拾音線圈等附屬檔案元件;

3.

更換電池、調節音量等操作教ITC、CIC容易些。

4.

同檔次同機型耳內式助聽器比ITC、CIC,價位更經濟一些。

耳內式助聽器有以下缺點:

由於兒童的耳道未發育定形,需定期更換外殼,因此不適合兒童使用;

和耳背式助聽器相比,其麥克風與授話器的位置較勁,容易產生聲反饋;

對於老人及雙手欠靈活者來說,更換電池、調節音量還是不太方便;

雖然位於耳內,其外形還是偏大,很容易被看到;

內部機芯容易受通過出聲孔進入的盯聹的影響而損壞;

耳甲腔式助聽器充滿整個耳甲腔,有些患者會因為過多皮膚受封閉而感到不舒服;

容易產生堵耳效應。

1.

由於兒童的耳道未發育定形,需定期更換外殼,因此不適合兒童使用;

2.

和耳背式助聽器相比,其麥克風與授話器的位置較勁,容易產生聲反饋;

3.

對於老人及雙手欠靈活者來說,更換電池、調節音量還是不太方便;

4.

雖然位於耳內,其外形還是偏大,很容易被看到;

5.

內部機芯容易受通過出聲孔進入的盯聹的影響而損壞;

6.

耳甲腔式助聽器充滿整個耳甲腔,有些患者會因為過多皮膚受封閉而感到不舒服;

7.

容易產生堵耳效應。

耳內式助聽器 耳內式助聽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