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自古以來,火就是紙的“天敵”,大火曾無數次“吞噬”人類寶貴的紙質文物,頃刻間將其化為灰燼。然而,這一切或將很快迎來新的“變革”。2013年2月13日中科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已成功合成出一種高柔韌性、可耐1000℃以上高溫的新型無機材料紙張——羥基磷灰石“耐火紙”。
特點
高柔韌性“耐火紙”表面呈柔和的乳白色,與普通紙張相比,“耐火紙”的製作原理相似,只是製作材料有所不同。它不僅可以作為永久和安全的信息存儲介質將重要文字、檔案及檔案等長期保存,還可作為從廢水中有效去除有機污染物的可再生吸附劑、藥物控釋載體、骨缺損修復材料、醫用紙、阻燃材料和耐高溫材料等。
對比分析
易變色、易燃燒是傳統紙張的致命“軟肋”。傳統紙張通常是採用樹木或草等植物纖維作為原料,再加入一些添加劑和漂白劑製造出來。由於木材紙漿製成的傳統紙張含有較高比例的木質素,因此在空氣和光照的作用下傳統紙張會逐漸變黃。
製備方法
雖然在解決變色問題上,羥基磷灰石很“奏效”,但它的弊端也非常明顯——脆性很高、韌性很低,因此一個巨大的挑戰就是如何提高羥基磷灰石材料的柔韌性。通過反覆實驗,朱英傑科研團隊最終找到了一種新的製備方法:以油酸鈣為前驅體,製備出可精確調控的羥基磷灰石超長納米線,並以此作為新型紙張的構建材料,採用簡單的真空抽濾技術,製備出羥基磷灰石“耐火紙。”
套用價值
這種高柔韌性羥基磷灰石耐火紙還僅限於實驗室規模的製備。科研團隊正考慮進一步改進和最佳化羥基磷灰石超長納米線的合成方法,使其進一步向低成本和批量化方向推進。可以預期,在不久的將來,如果高柔韌性羥基磷灰石“耐火紙”能夠實現大規模生產和使用,它不僅能夠大幅度減少人類對傳統植物纖維素紙的依賴,使大規模森林等寶貴的自然資源得以保全,還能從一定程度上減少環境污染,從而對未來人類社會和環境產生重要而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