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衙門

老衙門

建築結構和規模 老衙門建於清朝乾隆辛末年(1751年),距今有243年的歷史,為三進式府第建築,面積達2000平方米,由斗門進入。主體分上、中、下廳,另處還有左右巷及兩邊的廂房,共有40間房,12個天井,11個廳,2條巷。 老衙門由斗門進入,斗門和圍牆連在一起,裡面有三個門,正門最大;由正門進去是前、中、後三個廳,及每個廳側邊的兩間主人房;還有左門和右門,從左、右兩個門進入裡面是左巷和右巷,兩條巷子把主體建築和兩邊的廂房隔開,所以就有一列左廂房和一列右廂房。兩列廂房尾部又向橫向伸展,形成一個密實的整體。 建築特色 老衙門的主人是仙塘潘氏十二世――潘世拔,官至江浙溫台鹽運使副使,乾隆年間帶職還鄉,老衙門就是他當年回鄉之後建的。這幢面積達2000平方米的建築除了擔當其辦公場所之餘又作為居家住所,所以在功能的設計及雕刻的圖案上都與普通的民居建築有一定的具別。 第一,由斗門進入的左側房子是“點燈房”值班的衙差在這裡看護,除了夜晚打更之外還有保衛和傳訊的功能,所以斗門上面還有一層樓閣,可以觀察更遠距離的情況。點燈向外的牆面有一個四方空心的窗戶,專門留給衙差了解外面的情況,如夜晚有人敲鼓喊冤就可以從這個窗子伸出盞燈,看清來者何人,再向裡面稟報。這是其它客家民居建築所不具備的設定,也是老衙門的特色之一。 第二,老衙門作為官府公堂,代表當時的朝庭,具有一定的權威性,所以它的地板就與普通的客家民居不同。一般的客家民居,無論主人再有錢,都只能用青磚作為地板。但是老衙門前廳和中廳的地板是用淡紅色的花崗岩石鋪砌而成的。上廳的地板是普通的青磚,因為後廳只作為供奉祖先的場所。三個廳堂用兩種不同的材料做地板,正是由於老衙門的功能決定的,這也是老衙門的又一特色。 第三,老衙門的木雕圖案也有其獨特之處。龍鳳和花蟲鳥草是客家民居木雕圖案的主要構件,而這裡的前廳屏風上面木雕就非常另類:刻的是一位官員意氣風發地站著,其前面一隻半跪著的猴子雙手向他呈上仙桃,“靈猴獻桃”寓意官程更加坦蕩亨通。中廳屋樑上的木雕圖案以龍為之,附以騰雲襯托,而未見有鳳,因為龍是皇帝的象徵,是權力的代表,這樣的木雕主題就非常突出。老衙門的木雕圖案也是這座建築的一大特色。

建築結構和規模 老衙門建於清朝乾隆辛末年(1751年),距今有243年的歷史,為三進式府第建築,面積達2000平方米,由斗門進入。主體分上、中、下廳,另處還有左右巷及兩邊的廂房,共有40間房,12個天井,11個廳,2條巷。 老衙門由斗門進入,斗門和圍牆連在一起,裡面有三個門,正門最大;由正門進去是前、中、後三個廳,及每個廳側邊的兩間主人房;還有左門和右門,從左、右兩個門進入裡面是左巷和右巷,兩條巷子把主體建築和兩邊的廂房隔開,所以就有一列左廂房和一列右廂房。兩列廂房尾部又向橫向伸展,形成一個密實的整體。 建築特色 老衙門的主人是仙塘潘氏十二世――潘世拔,官至江浙溫台鹽運使副使,乾隆年間帶職還鄉,老衙門就是他當年回鄉之後建的。這幢面積達2000平方米的建築除了擔當其辦公場所之餘又作為居家住所,所以在功能的設計及雕刻的圖案上都與普通的民居建築有一定的具別。 第一,由斗門進入的左側房子是“點燈房”值班的衙差在這裡看護,除了夜晚打更之外還有保衛和傳訊的功能,所以斗門上面還有一層樓閣,可以觀察更遠距離的情況。點燈向外的牆面有一個四方空心的窗戶,專門留給衙差了解外面的情況,如夜晚有人敲鼓喊冤就可以從這個窗子伸出盞燈,看清來者何人,再向裡面稟報。這是其它客家民居建築所不具備的設定,也是老衙門的特色之一。 第二,老衙門作為官府公堂,代表當時的朝庭,具有一定的權威性,所以它的地板就與普通的客家民居不同。一般的客家民居,無論主人再有錢,都只能用青磚作為地板。但是老衙門前廳和中廳的地板是用淡紅色的花崗岩石鋪砌而成的。上廳的地板是普通的青磚,因為後廳只作為供奉祖先的場所。三個廳堂用兩種不同的材料做地板,正是由於老衙門的功能決定的,這也是老衙門的又一特色。 第三,老衙門的木雕圖案也有其獨特之處。龍鳳和花蟲鳥草是客家民居木雕圖案的主要構件,而這裡的前廳屏風上面木雕就非常另類:刻的是一位官員意氣風發地站著,其前面一隻半跪著的猴子雙手向他呈上仙桃,“靈猴獻桃”寓意官程更加坦蕩亨通。中廳屋樑上的木雕圖案以龍為之,附以騰雲襯托,而未見有鳳,因為龍是皇帝的象徵,是權力的代表,這樣的木雕主題就非常突出。老衙門的木雕圖案也是這座建築的一大特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