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婦嘆鏡

”唐王維《臨湖亭》詩:“當軒對樽酒,四面芙蓉開。 《荀子·禮論》:“禮者,謹於治生死者也。 ”唐白居易《夢裴相公》詩:“五年生死隔,一夕魂夢通。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老婦嘆鏡
【創作年代】唐朝
【作者姓名】王建
【作品體裁】七古

作品原文

老婦嘆鏡
嫁時明鏡老猶在,黃金鏤畫雙鳳背。憶昔鹹陽初買來,
燈前自繡芙蓉帶。十年不開一片鐵,長向暗中梳白髮。
今日後床重照看,生死終當此長別。

詞語注釋

雙鳳:比喻兩位才德出眾的人。《北史·魏蘭根傳》:“景義、景禮並有才行,鄉人呼為雙鳳。”明楊慎《雙鳳二龍》:“蔡邕、崔實號雙鳳,崔晏、許受號二龍。”《花月痕》第二八回:“無奈太原城裡,將韋韓稱做海內二龍,就把劉杜稱做并州雙鳳。”
芙蓉:荷花的別名。《楚辭·離騷》:“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洪興祖補註:“《本草》云:其葉名荷,其華未發為菡萏,已發為芙蓉。”唐王維《臨湖亭》詩:“當軒對樽酒,四面芙蓉開。”清唐孫華《晚秋獅子林小集》詩之一:“三徑林香穿竹樹,一池波影漾芙蓉。”
生死:生和死;生或死。《荀子·禮論》:“禮者,謹於治生死者也。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終也。”唐白居易《夢裴相公》詩:“五年生死隔,一夕魂夢通。”曹禺《雷雨》第四幕:“今天離開,你們無論生死,就永遠不要見我了。”

作者簡介

王建(約767-約830年),唐代詩人。字仲初,潁川(今河南許昌)人,享年約六十七歲。家貧,“從軍走馬十三年”,居鄉則“終日憂衣食”,四十歲以後,“白髮初為吏”,沉淪於下僚,任縣丞、司馬之類,世稱王司馬。他寫了大量的樂府,同情百姓疾苦,與張籍齊名。又寫過宮詞百首,在傳統的宮怨之外,還廣泛地描繪宮中風物,是研究唐代宮廷生活的重要材料。著有《新唐書·藝文志》、《郡齋讀書志》、《直齋書錄解題》等皆作10卷,《崇文總目》作2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