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上海城記—馬路傳奇

老上海城記—馬路傳奇

《老上海城記—馬路傳奇》,黎霞 著,上海文藝出版(集團)有限公司(上海錦繡文章)。本書聚焦近代上海精彩超群的瞬間,透過紛繁龐雜的錯綜疊影,以獨特的視角梳理、檢視、再現近代上海城市生命旅程的亮點。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老上海城記—馬路傳奇作 者: 黎霞 著
出 版 社: 上海文藝出版(集團)有限公司(上海錦繡文章)
出版時間: 2010-8-1
開 本: 16開
I S B N : 9787545207040
所屬分類: 圖書 >> 歷史 >> 地方史志
定價:¥36.00

內容簡介

城記是匯集、梳理、展示那些標識城市生命歷程的文化符號。推出《老上海城記》叢書,是梳理、展示近代上海城市記憶若干元素的一種嘗試。
《老上海城記》聚焦近代上海精彩超群的瞬間,透過紛繁龐雜的錯綜疊影,以獨特的視角梳理、檢視、再現近代上海城市生命旅程的亮點。

作者簡介

黎霞,畢業乾復旦大學,工作於上海市檔案館。喜歡讀書、看電影、旅遊、撰寫有關上海歷史的論文和小文章。曾參與編寫《上海租界志》、《中國十銀行家》等書。

目錄

總序
前言
一 十里洋場的開端
北京東路——租界道路建設的起點
英國領事館的開場戲
外商洋行巨頭怡和洋行
廣東買辦
中山東一路——上海的門面
旗昌洋行時代
金能亨改變了外灘
打破洋人壟斷的輪船招商局
稱雄“東方華爾街”的滙豐銀行
滙豐銀行的台柱——席家買辦
從蘇伊士運河到白令海峽最講究的建築
嶺南風格的金陵東路
法國領事的權勢
領事與公董局鬥法
吉星高照的鴻運酒樓
五彩繽紛的恆源祥絨線店
二 西洋文明的集中地
博物院路上的新視覺
亞洲文會博物院——揭開了博物的神秘面紗
中國動物標本製作高手
向社會開放引起轟動
中國新體育興起的嚮導
走出神學象牙塔的青年會會員
乍浦路上的光與影
電燈替代了煤氣燈
中國第一家電影院
電影院大亨雷瑪斯
三 “最世界主義”的商業街
名聲遠揚的大馬路
屈臣氏藥房與“荷蘭水”的改名
可口可樂進入上海
靠花露水占領市場的廣生行
世界市場的先施公司
與永安百貨的競爭
新新、永安、先施三足鼎立
永安公司的新花樣
青出於藍的永安公司總經理郭琳爽
永安走向新生
高檔的南京西路
名媛喜愛的鴻翔時裝公司
奪獎世界博覽會
妙手天成,名媛最愛
遠東第一高樓
最氣派的飯店
名人的身影
第一西比利亞皮貨店發生的暗殺故事
四 歐陸風情街
歐陸文明的櫥窗:淮海中路
最具國際色彩的俱樂部法國總會
高雅的藝術殿堂
輝煌的國泰大戲院
美麗的後花園復興中路
法國入的樂園
中國人的法國情結
大都市的遊戲——跑狗與跑狗場
難忘的逸園
鳳凰於棲的衡山路
百代唱片公司的出現
金嗓子周璇
流行音樂“歌仙”陳歌辛、“歌王”黎錦光
新型畢卡第公寓一
五 動盪起伏的金融街
喧鬧的寧波路
風波迭起的四明銀行
吳啟鼎中飽私囊
不起眼的小銀行——上海商業儲蓄銀行
上海銀行的皮鞋多
大樓背後的金融街九江路
證券交易的興衰
黃金交易的潮起潮落
從北方來的大陸銀行
進軍房地產
大陸商場
和成銀行槍擊案
六飄蕩著文化氣息的馬路
報館街山東路
麥都思創辦第一個近代印刷所
秉筆華士與海派文化
美查創辦《申報》
群雄紛起
文化街福州路
中華書局與商務印書館的競爭
與作者結為知音的開明書店
文風斐然的四川北路
廣學會的著名傳教士
勇於複製上海的良友圖書印刷公司
良友的左翼色彩
七馬路佚事
最早的越界築路徐家匯路
法徐家匯路
英徐家匯路
閘北自治與寶山路
浦東馬路佚事
最早的馬路大同路
沈家弄路與源深路
浦東南路與浦東大道
滬南馬路逸聞
製造局路
南車站路
國貨路
馬路與名人
熙華德與熙華德路
寶隆與寶隆路
虞洽卿路的來歷
以附近公共場所命名的馬路
兩條因菜場而起名的馬路——寧海東路與順昌路
與萬國體育會有關的馬路
主要參考資料
上海部分新舊路名對照表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