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特定的選取翻譯舉人的考試。雍正元年(1723) 定,三年一次,於子、午、卯、酉年舉行, 恩科加試。初議試三場,嗣定一場三日為例。乾隆二十二年(1757)停試,乾隆四十三年恢復。乾隆五十二年改為五年一次,嘉慶八年(1803) 仍改三年一次。此後相沿不變。考官之設,滿洲正副主考各一員,同考官四員;蒙古主考一員,同考官二員。滿、蒙同考官於道光八年(1828) 俱行裁撤。滿洲試題,四書滿字論一篇,翻譯漢字四書題一道;蒙古試題,翻譯滿字四書內題一道。乾隆時,滿、蒙均改於性理國小內出題。錄取者即為翻譯舉人,中額初無一定,乾隆十三年定,滿洲翻譯舉人中三十三名,蒙古翻譯舉人中六名。此後不斷減額。嘉慶二十四年定,中式後複試。道光二十年,停蒙古翻譯鄉試。翻譯舉人準應翻譯會試。
相關詞條
-
翻譯科
清特定考試科目之一。限八旗人。以滿文譯漢文,並作滿文論文者為滿洲翻譯,以蒙文譯滿文者為蒙古翻譯。
-
翻譯童試
三年兩考,歲試在八月,科試在五月。 考官,滿洲稱學政,蒙古稱學院,後統稱閱卷大臣。 乾隆十三年定,滿洲翻譯取生員六十名,蒙古翻譯取生員九名,後沿為例。
-
科場
試(鄉試)、轉運司試(漕試)、國子監試(太學試)等幾種方式,每逢科場年...分鄉試(州縣試,中式者稱鄉薦)、府試(中式者稱府解)、省試(禮部試),亦...
定義 科舉 科場案 科場作弊及防範措施 唐寅的科場舞弊案具體 -
同進士出身
,由地方官府考試舉人,然後將合格舉人貢送朝廷。解試包括州試(鄉試)、轉運...政府參照唐、宋之制,逐漸將科試製度化。科目以詞賦為主。考試分鄉試(州縣試...
科舉制度 童生試 科舉考試 副榜 -
清稗類鈔
簡介 《清稗類鈔》 《清稗類鈔》是清末民初徐珂編撰。彙輯野史和當時新聞報刊中關於有清一代的朝野遺聞、以及社會經濟、學術、文化的事...
簡介 作者 目錄 相關 -
進士
進行,即院試、鄉試、會試和殿試。“鄉試”(即省試),中試者稱為舉人;再把...三科博學宏詞,光緒三十九年經濟特科。此外,乾隆年間共舉行六次翻譯科考試...四級:院試(即童生試)、鄉試、會試和殿試,考試內容基本是儒家經義,以“四書...
簡介 歷史沿革 發展進程 科舉制度 概念 -
考試
的一二等學生)後取得生員(秀才、相公)資格,這樣才能參加科舉考試。 鄉試...舉行的一次考試(會試在鄉試的第二年舉行),各省的舉人及國子監監生皆可應考...的科舉考試,分鄉試、會試和殿試三級進行。鄉試由布政使司主持,會試由禮部主持...
概念 詞義 方式 目的 應考技巧 -
進士[科舉考試最高等級]
,明清科舉考試分三級進行,即院試、鄉試、會試和殿試。“鄉試”(即省試),中試...翻譯科考試,可謂創舉。清朝會考特重書法,如著名學者龔自珍就因“卒以楷法不...而消亡,而是成為明、清兩代八股文的基礎。明清明清時期科舉考試在鄉試及會試皆以...
歷史沿革 發展進程 科舉制度 考試 形式介紹 -
科舉[選拔官吏制度]
,科舉考試形成了完備的制度:院試(即童生試)、鄉試、會試和殿試,考試內容基...
制度 起源 發展 漢代 明清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