翦股穎粒線蟲

翦股穎粒線蟲

spicaven cariaden fiavescen

為害範圍

寄主範圍:各種翦股穎草Agrostis spp.,包括細弱翦股穎A.Tenuis(模式寄主)、小糠草A.Alba、絨毛翦股穎A.Canina、糙葉翦股穎A.Exarata、匍盪翦股穎A.Palustris、匍匐翦股穎A.Stolonitera等;以及其他禾本科牧草或雜草,如Apera spicaventi、Arctagrostislatifolia、野牛草Buchloe dactylofdes、加拿大拂子茅Calamagfostis cariadensis、蘭斯多夫拂子茅C.1angsdorfii、Digraphis arundinasea、羊茅Festuca ovind、紫羊茅F.Rubra、芒麥草Hordeum jubatum、Koeleria glauca、黑麥草Lolium perenne、假梯牧草Phleum phleoides、高原早熟禾Poa alpina、早熟禾P.Annua、六月禾P.Pratensis、海濱鹼茅Puccinellia maritima、Sporobolus brockmanii、黃三毛草Trisetum fiavescens等。

症狀表現

翦股穎粒線蟲為害症狀翦股穎粒線蟲為害症狀
受侵染的寄主植物在幼苗階段並不表現明顯的症狀,只在花穗期顯示出典型的病變。病變症狀主要表現為被寄生的小花的穎片、外稃和內稃顯著增長,分別達正常長度的2—3倍、5—8倍和4倍,其內的子房轉變成雪前狀的蟲癭。蟲癭開始形成時綠色,後期呈紫褐色,長4—5 mm,而正常穎果的長度僅1 mm左右。

發病規律

病種子和植物病殘組織是該線蟲的傳播源。病害的遠距離傳播主要藉助於病種子的調運,而中、近距離擴散則是由於沾染有蟲瘦的農機具、衣、靴等的運作以及病區風和水的運動。 翦股穎粒線蟲以2齡幼蟲在蟲屢中呈休眠態渡過乾旱的夏季。蟲癭在田間遇秋雨吸水後破裂,幼蟲逸出並繼而侵染寄主植物的幼苗,在秋、冬季以外寄生的方式在生長點附近取食+豎年春季寄主進入生殖期後2齡幼蟲即侵入正在發育的花序的花芽,並很快發育成成蟲,這時受侵染的小花的子房已轉變成了蟲癭。蟲癭中的雌蟲受精後產卵,卵孵化出2齡幼蟲,線蟲的產卵和卵孵化的高峰期出現在春末夏初的季節。卵孵化後出現的2齡幼蟲在蟲癭內進入休眠狀態,從而又開始新一輪的病害循環。翦股穎粒線蟲的2齡幼蟲只有在侵入寄主的花芽後才能發育成成蟲而完成其生活史。 翦股穎粒線蟲每年只發生1代,自2齡幼蟲侵入寄主的花芽到形成下一代的2齡幼蟲而完成其生活史約需3~4周。每顆蟲癭中分別有發育成熟的雌雄蟲各1—3條,每條雌蟲在2周時間內可產卵達1 000顆。1齡幼蟲在卵內發育,卵孵化後出現2齡幼蟲(這一點與小麥粒線蟲不同)。2齡幼蟲在蟲癭中呈休眠態可存活達10年之久。

病害防治

(1)種子處理:對病種的有效處理方法①熱處理:將種子在2412的溫水中預浸泡2h,然後用5212熱水處理15rain;②溴甲烷處理:每升含水量12%的種子用600—800mg的漠甲烷處理1 h。 (2)加強田間衛生,即注意清除農機具等沾附的蟲癭,以防止病害的擴散。 (3)實施輪作或休閒(1年以上),使線蟲無法侵染合適的寄主而減少再次侵染源。 (4)田間使用茅草枯(dalapon)或抑芽丹(maleichydrazide)等特異性除草劑或草坪上定期割草以抑制寄主植物的開花,從而使線蟲無法完成生活吏。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