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水縣人民政府2009年農村能源建設工作意見

為進一步加快全縣沼氣和省柴節煤灶建設步伐,根據省市農業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結合我縣實際,現就我縣2009年農村能源建設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認真貫徹落實中央[2009]1號檔案精神,以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現代農業、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目標。全面完成2009年市下達我縣的農村沼氣建設任務。按照“因地制宜、合理規劃、示範帶動、穩步推進”的原則。堅持 “政府主導、民眾自願、市場運作、工群結合、功能齊全、高效服務”的工作機制,加快推進農村沼氣和省柴節煤灶建設,進一步建立健全服務體系,全面提高我縣農村能源建設水平。
二、目標任務
2009年全縣新建農村戶用沼氣池6108口(含2008新增項目2000口);省柴節煤灶1937戶(任務分解詳見附表);新培訓沼氣技工200名,鞏固培訓原有技工240名,培訓沼氣用戶骨幹1500人以上,新增鄉村沼氣服務網點15個、養殖小區沼氣項目3個、聯戶沼氣項目1個;沼肥綜合利用推廣5萬畝;落實修復病害池1200口以上。
三、工作措施
(一)強化宣傳,營造氛圍。要採取多種形式,大力宣傳發展沼氣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使廣大民眾了解中央、省、市、縣發展農村沼氣的扶持政策,沼氣建設及日常管理的相關技術等。各鄉鎮、村要組織沼氣建設示範戶進行典型宣傳,加強示範引導。縣農業局要採取專家講座、發放技術手冊等形式,廣泛開展技術宣傳和培訓,提高農民民眾興建沼氣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全縣營造建沼氣、用沼氣、推進沼氣建設的良好氛圍。
(二)整合資金,加強監管。
1、多方籌措資金。按照“國家補助、省市縣補貼、項目捆綁、農戶自籌”的原則籌措資金,具體補助標準如下:(1)沼氣池國債項目由國家補助1800元/口,其中技工工資500元,材料費400元,補助農戶建池資金900元(含“三改”資金300元);(2)退耕還林沼氣池項目補助1500元/口,其中技工工資500元,材料費400元,補助農戶建池資金600元(含 “三改”資金300元);(3)省柴節煤灶每戶補助600元;(4)每口沼氣池安排工作經費50元(其中縣能源辦30元、鄉鎮20元),主要用於督查和技術指導以及日常工作開展,各鄉鎮(區)要從實際出發,積極籌措資金,安排必要的經費投入。對經濟困難的建池農戶,信貸部門要優先予以放貸扶持。各鄉鎮(區)要和有關部門相互協調配合,捆綁項目資金,把新農村建設、退耕還林基本口糧田建設、農業綜合開發、扶貧整村推進、地氟病防治改灶、農村改廁等項目捆綁起來,統籌項目資金,統一規劃,共同建設,發揮資金的最大效益。
2、加強資金物資管理。縣農業局要按照政府採購有關程式,搞好沼氣物資採購供應。能源辦要改變服務方式,將物資及時配送到各個鄉鎮(區),為沼氣建設提供後勤保障。農村沼氣建設項目資金要按照國債資金和以工代賑資金使用管理辦法的規定,實行專戶專帳管理,封閉運行。物資要專人負責,專項管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擠占、剋扣、截留、挪用資金和物資,確保補貼農戶的資金和物資足額及時發放到戶。後續服務資金和物資要與項目資金和物資分設管理,按照“市場運作、有償經營、自負盈虧、服務為主”的原則,單獨核算,自負盈虧。監察、審計、財政部門要加強資金監管,堅決杜絕弄虛作假、虛假冒領現象,一經發現,嚴肅查處。
(三)建設精品,示範帶動。
要堅持“典型示範、以點帶面、逐步推廣、穩步推進”的原則,以“新農村建設、扶貧整村推進、畜牧小區建設”為重點,做好沼氣示範村組建設。凡是畜牧小區、扶貧整村推進、新農村建設的村組均要打造沼氣建設精品亮點。各鄉鎮(區)至少要辦好一個示範村和一個20戶以上集中連片的精品點(示範村要求沼氣用戶在60%以上,示範組沼氣用戶要在90%以上)。精品點要求三改率達100%;要結合“一池三改”,引導有條件的農戶發展庭院經濟,使示範點達到家居環境清潔化、庭院經濟高效化、農業生產無害化標準。
(四)注重質量,完善服務。要嚴格按照貴州省農村沼氣池建設的實施方案,大力推廣貴州多能高效A型池,各鄉鎮區不能實施其它池型。堅持專業施工,每個施工隊必須有持證沼氣技工3人以上。沼氣施工人員必須持有農業部門頒發的沼氣生產職業資格證書。實行持證上崗,施工隊要與沼氣用戶簽訂建池契約,對所建沼氣池建檔立卡,確保建一個、成一個、用一個。縣農村能源主管部門要定期對網點技術服務人員進行專業培訓,使其熟練掌握沼氣建池、管路安裝、維護維修、故障排除等技能和綜合利用技術。要按照《戶用沼氣池質量檢查驗收規範》,對已建沼氣池逐戶進行驗收,及時上網填報。要加強沼氣後續服務體系建設。各鄉鎮(區)所在地要建立鄉鎮(區)沼氣後續服務中心站;300-500戶的村都建成後續服務點,保證所有沼氣農戶正常使用。縣能源主管部門要建立服務信息檔案,切實加強對服務體系建設的監督、檢查和考評。
(五)配套建設,綜合利用。要把沼氣建設與村莊整治、農村安全飲水、扶貧整村推進以及生態村、文明村、衛生村建設等結合起來,搞好改廚、改廁、改圈、改水、改路、改庭院等配套建設。積極組織沼氣綜合利用新技術的引進和推廣,重點推廣沼液浸種、沼液葉面噴肥、沼液用作飼料添加劑等新技術。因地制宜採取“畜(禽)一沼一菜”、“畜(禽)一沼一糧”、“畜(禽)一沼一果”等沼氣建設模式,大力推進生態農業、有機農業、循環農業發展步伐。 (六)加強領導,明確責任。各級各部門要切實加強對農村沼氣建設工作的領導,真正形成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主管部門全力抓、有關部門配合抓的工作格局。縣農業部門要做好建設管理、技術推廣和服務工作。負責組織全縣持證沼氣生產技術工的培訓;發改部門要把沼氣建設列入國民經濟發展計畫,積極做好農村沼氣項目的申報工作;財政部門要積極籌措資金,加大對沼氣建設的投入力度,安排必要的配套資金和工作經費,並加強對資金的監督管理;畜牧部門要大力支持養殖小區和規模養殖場建設沼氣工程;水利、衛生部門要加強對農村改水、改廁工作的指導;環保部門要加強農村污染源的檢測,督促養殖企業建設大中型沼氣工程;公安部門要協調好建池所需的炸材調運供應和爆破作業;金融部門要加大信貸資金力度,解決資金缺口問題。涉及項目捆綁的部門要主動對接好此項工作,統籌安排好項目資金,共同打造項目。縣掛幫鄉鎮(區)單位要協助搞好沼氣池建設,在人、財、物上給予支持,形成“政府主導、部門協作、民眾參與”的工作格局。
(七)嚴格考核,兌現獎懲。要把農村沼氣建設納入政府年度目標管理考核體系,制定工作考核辦法。縣政府抽調農業、財政、發改、畜牧等單位人員成立督查組對各鄉鎮進行督查。各鄉鎮每月將建設進度和工作情況報縣農村沼氣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領導小組辦公室每月對各鄉鎮任務完成情況進行通報,年終採取鄉鎮自查、督導小組核實、縣農村沼氣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統一驗收的辦法,對各鄉鎮任務完成情況進行綜合考核。對工作成績突出、任務完成好的鄉鎮和縣直有關部門進行表彰。對完不成任務的鄉鎮(區)實行黃牌警告,並通報批評。
習水縣人民政府
二○○九年三月二十四日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