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水縣人民政府2009年經濟工作要點

2009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和實施“十一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是搶抓國家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政策機遇,加快經濟強縣建設的發展之年。做好2009年經濟工作,對全面實施“生態立縣、工業強縣、農業穩縣、旅遊活縣”戰略,推進實力習水、魅力習水、和諧習水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指導思想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中央、省、市經濟工作會議和縣委十一屆二次會議部署,圍繞市委“三新一強”和縣委“生態立縣、工業強縣、農業穩縣、旅遊活縣”發展戰略,以生態建設為基礎,以礦業經濟為龍頭,以白酒工業為突破,以長徵文化為品牌,轉變發展方式,提高發展質量,最佳化經濟結構,確保經濟成長,更加重視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努力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二、預期目標
全縣生產總值增長12%以上。財政總收入增長11.5 %,地方財政收入增長14.1%。5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20%以上。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300元。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7‰以內。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下降到市的考核指標以內。
三、工作重點
(一)夯實農業基礎地位,紮實推進新農村建設
1、突出抓好糧食生產。穩定糧食種植面積,提高複種指數,加大科技推廣,實施高產工程,抓好農業科技示範項目建設,力爭全年糧食總產量達到29.6萬噸以上。
2、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繼續抓好畜牧養殖大戶和小區建設,進一步抓好畜禽品種改良,鞏固生豬生產,著力發展草地生態型畜牧業,積極發展家禽和特色養殖。加強動物疫病防控,保證畜牧業健康發展,力爭畜牧總產值達到8億元。認真落實國家農業產業化發展優惠政策,發展有機紅糧10萬畝,有機小麥20萬畝。積極培育發展蔬菜、水果、茶葉、料竹、中藥材等特色產業,力爭年內培育1—2家農產品加工市級龍頭企業。加快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積極爭取特色農產品申報原產地保護和地域保護。
3、提高組織化程度。按照依法有償自願原則,積極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合理流轉。培育各類生產大戶,發展適度規模經營。積極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等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加強就業技能培訓,促進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增加農民收入。
4、深化農村各項改革。積極探索農村土地流轉、農村合作經營有效形式。深入做好集體林權制度配套改革。繼續推進殯葬改革。完成森工企業體制改革。
5、加強生態綠化工作。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加強天然林資源保護,加大赤水河、習水河、桐梓河以及水庫庫區水源涵養林營造力度。全面開展義務植樹活動,確保完成人工造林1萬畝、封山育林3萬畝。
6、強化耕地保護制度。嚴格耕地保護,保障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確保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下降。推進土地開發整理,新選址開發整理5000畝土地,增加耕地占補指標。完成第二次土地調查,摸清全縣土地底數,增強土地保障能力。
7、努力改善農村面貌。整合項目,捆綁資金,加大新農村建設投入,重點在習新公路沿線和其它有條件的地區,打造一批具有黔北民居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範典型和“四在農家”示範點。紮實推進新階段扶貧開發,實施農村危房改造,努力實現農村布局最佳化、道路硬化、村莊綠化、河道淨化,促進農村社區向城市社區轉變、農民向市民轉變,全面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和農村環境質量。
(二)抓好工業項目建設,突出工業動力作用
1、做大做強礦業經濟。加快整合、技改和在建煤礦工作進度,建成達產10家以上礦井,新增合法產能200萬噸以上。加強煤礦質量標準化建設,逐步實現煤礦基礎管理精細化、技術裝備現代化、質量達標動態化。加快煤礦“雙迴路”建設,提升煤礦安全保障能力。加大瓦斯抽采綜合利用,新建3—5家瓦斯發電企業。積極引進發展煤化工產業,延伸產業鏈,壯大產業集群。加快鉬鎳礦、金屬鎂等其他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
2、積極發展電力產業。加強協調服務,力爭開工建設二郎電廠。加快楊家園水電站工程建設。啟動浪子口水電站梯級開發。力爭建成仙源、寨壩、伏龍3座35KV變電站。保障習水發電廠電煤需要,支持習水發電廠做好技改相關工作。
3、啟動白酒園區建設。啟動赤水河谷酒業園區建設,吸引酒類企業落戶習水。發揮品牌帶動戰略,力爭早日將我縣建成貴州優質濃香型白酒生產基地。加快二十八響禮炮酒業、雲峰酒業等白酒企業發展步伐,力爭酒類工業在規模和效益上有較大提高。
4、狠抓重點項目建設。全力做好2500t/d新型乾法水泥生產線協調服務工作。加快興隆煤礦、木擔壩煤礦等大礦建設進度。及時協調解決項目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土地、水電、手續辦理、群工等問題,確保項目順利實施。
5、努力實現節能減排。堅決淘汰落後工藝、技術、設備及產品,加快推進以節能減排為主要目標的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引導企業採用節能環保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嚴格執行建設項目節能評估審查、環境影響評價和項目核准程式。調整最佳化產業結構,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進共伴生礦、電煤灰、煤矸石、尾礦、煤層氣及有機廢水的綜合開發利用。
(三)加快旅遊開發步伐,提升三產總體水平
1、突出旅遊產業發展。以土城紅色旅遊和三岔河生態旅遊為重點,繼續實施“五個一”工程,促進“紅綠共舞”的旅遊格局形成。以“四渡赤水紀念館”為中心,著力完善青槓坡戰鬥遺址、毛澤東指揮所、紅軍司令部、參謀部舊址、女紅軍街、偉人舊居等遺址遺蹟。加快赤水河沿岸鄉鎮紅色旅遊紀念地建設,形成紅色旅遊環線。充分利用土城“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品牌,挖掘歷史底蘊,突出地方特色,打造土城古鎮。依託赤水河旅遊發展聯盟,與仁懷、赤水共同打造赤水河精品旅遊線路。積極推進習水河流域生態旅遊資源整合,構建習水河生態旅遊長廊。繼續抓好縣城和土城旅遊服務區建設。加快旅遊小商品開發。大力推動鄉村旅遊發展。充分利用全省第四屆旅遊發展大會在遵義召開的機遇,做好旅遊宣傳推介和旅遊項目申報,舉辦習水旅遊重慶推介會和官店“金海水車”油菜花節。力爭全年接待遊客達到79萬人。
2、拓展三產服務領域。認真實施“千鄉萬村”市場工程,以小城鎮建設為依託,大力拓展農村消費市場,不斷健全城鄉集貿市場體系。積極發展商貿流通、交通運輸、信息產業、餐飲住宿等傳統服務業,大力推進現代物流、金融保險、中介機構、醫療保健等新興服務業發展。鼓勵城鄉個體工商戶發展連鎖經營、特許經營、專業經營。不斷擴大消費信貸,努力拉動城鄉消費。加強市場監管,打擊假冒偽劣,營造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
(四)加大項目爭取力度,增強經濟發展活力
1、積極主動招商引資。豐富和完善招商引資激勵措施,構築各部門、各鄉鎮齊抓共管,社會各方共同參與的大招商格局。面向成渝經濟圈,放眼長三角和珠三角,積極對接沿海產業轉移,著力抓好優勢產業和強勢項目的招商引資,引導區域外資投向我縣旅遊、煤化工、農特產品加工、公用事業及商貿流通等領域。積極改進招商方式,力爭招商引資12億元。
2、高度重視項目爭取。抓住國家政策機遇,做好項目篩選、策劃和包裝,建成全縣動態項目庫和部門、鄉鎮項目分庫,加大政策性項目爭取力度。強化項目庫建設和管理,通過向發改爭、向銀行貸、向市場招的方式,謀劃和啟動一批優勢突出、帶動性強的大項目。創新投入機制,提高服務水平,積極引導項目和企業進駐落戶,拉動我縣經濟平穩較快增長。
3、最佳化投資發展環境。加強行政、執法、信用、市場環境建設,把工作重心放在為企業提供服務上,積極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堅持平等準入、公平待遇原則,落實“非禁即允”等支持非公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加大對民營經濟支持和服務力度。重點扶持礦產品精深加工、農特產品加工及科技型、勞動密集型企業,促進鄉鎮企業健康發展。做好政銀合作、銀企對接,用足用活金融資金,拓寬投融資渠道,擴大融資規模,解決企業融資難題。
(五)不斷完善基礎設施,改善民眾生存環境
1、狠抓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快交通大通道建設,抓好仁赤高速公路建設協調服務,力爭年內動工建設。確保習新公路、二箐公路、寨丁公路年內完工通車。完成運煤公路縣城過境路段新建工作。啟動習水河流域旅遊主幹公路硬化等縣際公路改造項目。加快通村通組公路建設步伐,新建通村公路100公里以上。提高公路建設質量,強化公路管理養護,確保農村公路、縣級公路養護好路率95%以上。加大赤水河渡改橋項目爭取,啟動太平渡渡改橋工程建設。
2、強化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多渠道爭取項目資金,著力抓好病險水庫治理、小水池建設等水利設施建設,實施8個片區7.5萬人口人飲安全項目,治理病險水庫6座。爭取銅罐口水庫立項建設。實施好退耕還林基本口糧田、沼氣池等農村重點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力爭啟動農產品交易市場建設。
3、加快城鄉基礎設施建設。統籌城鎮規劃、工業園區規劃、農村發展規劃以及供水、供電、交通、環保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切實提高規劃執行水平。將交通、供水、供電、排污、通信等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加快推進城鄉基礎設施建設。
(六)加快城鄉建設步伐,促進城鄉共同發展
1、加快城鎮開發建設。做好縣城進出道路的規劃設計,動工建設赤水東路、崑崙路、迎紅路等城市骨幹道路。啟動縣城人飲工程規劃論證,爭取縣城防洪工程動工實施。建成紅城廣場、老乾活動中心和西區集貿市場,力爭開工建設四星級酒店。啟動縣城天然氣規劃建設工作。積極謀劃縣城貫城河治理和營頂城市公園、箐山森林公園建設項目。實施西區金典尚城和紅都世紀城二期開發。完成東南出口、政府原辦公區一期開發。加快推進有條件的鄉鎮集鎮建設步伐。加快推進政府保障型住房建設,建成5000平米廉租房和5000平米經濟適用住房。
2、創新城鎮管理手段。以創建“省級文明縣城”和“國家衛生縣城”為載體,積極探索建立城鎮管理長效機制,不斷提高城鎮綜合管理水平。繼續加大“清違”工作力度。強化市民文明教育,促進市容市貌好轉和主幹道路暢通。加快完善城市公廁、垃圾中轉站等市政基礎設施,實現縣城衛生與秩序根本好轉,人居環境明顯改善。
(七)強化財政稅收征管,增強綜合經濟實力
1、加強基礎財源建設。鞏固壯大支柱財源,確保主體稅種穩定增長。抓好煤炭、土地出讓金、房產交易等稅費征管,全面完成財政收入任務。規範政府採購,控制行政開支,降低行政成本。切實做好“普九”債務等政府債務化解工作。加強各類專項資金、非稅收入、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監管,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和國有資產管理水平。
2、調整最佳化支出結構。加大改善民生和支農投入,及時兌現各項政策補助。堅持量入為出、量力而行、厲行節約的原則,確保工資發放、機構運轉和收支平衡。加快“金財工程”建設。強化預算約束,實現預算編制科學化、制度化和規範化。
3、創建金融生態環境。破解金融機構存貸差偏大、資金利用率偏低等問題,打造誠信環境,促進金融與地方相互支持,共同發展。
(八)統籌發展社會事業,努力構建和諧習水
1、優先發展教育事業。紮實抓好“兩基”鞏固提高,確保“兩基”國檢順利通過。繼續加大教育投入,努力改善辦學條件,加強農村學校和薄弱學校改造建設,建成職教中心和西區中學。加強教育教學管理,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推進成人教育,規範民辦教育,擴大示範教育和特殊教育規模,進一步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促進各類教育事業健康發展。著力整治校園周邊環境。強化師德師風建設,努力提高教師隊伍素質。確保習水一中成功“申示”,適時啟動習水五中“申示”工作。
2、強化人口計生工作。嚴格控制政策外生育,穩定低生育水平。加強流動人口管理,加大出生人口性別比治理力度。進一步提高優質服務水平,不斷完善工作機制,深化人口計生綜合改革。2009年末全縣常住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1‰以下,符合政策生育率達96%以上,出生人口性別比控制在100:120以下。
3、完善公共衛生體系。以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為重點,強化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和醫療救治體系建設,健全和規範城市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和農村特困民眾醫療救助體系。加強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監督管理,加快城鄉衛生設施建設,提升農村預防保健、基本醫療等衛生綜合服務能力。紮實抓好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繼續抓好地方病和職業病防治工作。廣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實施縣衛生監督所、中醫院搬遷工程和縣醫院改擴建工程。
4、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做好以基本養老保險為重點的社會保險擴面工作,積極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繼續落實城鄉貧困群體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救災救助制度,建立城鄉一體化的社會保障體系。
5、擴大就業總體規模。不斷完善面向困難民眾的就業援助制度,重點幫助被征地農民實現培訓就業,及時解決零就業家庭就業困難。切實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嚴格執行企業最低工資標準制度,健全防止拖欠民工工資的長效管理機制。積極為返鄉民工提供辦事嚮導和職業技能、農業生產技術培訓,為返鄉農民工創造更多就業機會。鼓勵有能力、有條件的返鄉民工自主創業。
6、創新科技人才機制。大力實施科技富民項目,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套用。引導企業形成科研投入逐步增長的機制,逐步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結合的創新體系。突出抓好專業技術人才、公務員、企業經營管理人才、高級技術人才和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推進“15851”人才工程實施。創新人才工作機制,激發各類人才的創造活力和創業激情。
7、切實維護安定和諧。認真落實安全生產政府部門監管和企業主體責任,深入開展重點行業、重點領域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加大安全管理人才培訓和安全管理資金投入,努力實現企業本質安全。加快公安“四所兩隊”和“三基工程”建設,繼續實施“打黑除惡”等專項行動,加大各類治安和刑事案件查處力度,營造良好的社會治安環境。進一步完善應急管理體系建設,強化應急值守,提高應對突發性事件的能力。建立和完善信訪工作制度,暢通信訪渠道,妥善處理人民內部矛盾。
8、統籌發展社會事業。實施好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農家書屋”工程、農村電影放映“2131”工程和“村村通”工程,深入開展各類文化市場專項整治。加快建設覆蓋全縣的公共信息傳輸網路,促進“數字習水”建設。加大科普宣傳,提高幹部民眾的科學文化素質。進一步規範市場經濟秩序,穩定物價總體水平。大力開展公民素質教育。紮實推進“五五”普法工作。落實民族宗教政策。保護老齡人、殘疾人和婦女兒童的合法權益。開展全國第二次經濟普查。開展“省級雙擁模範縣”創建工作,促進國防和經濟協調發展。
習水縣人民政府
二○○九年元月五日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