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衣甘藍立枯病

(四)播種不宜過密,覆土不宜過厚。 (五)加強苗床管理,夏秋季高溫時期採用防蟲網和遮陽網。 (八)種植結束,清潔田園,以免菌絲或菌核隨病殘體在農具、器皿以及土壤中成為侵染源。

分布與危害

在羽衣甘藍科研、育種和生產實踐中,立枯病是羽衣甘藍苗期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又稱黑根病。

症狀

主要在苗期為害羽衣甘藍,病菌主要侵染幼苗根莖部,致病部縊縮和變灰白(黑),潮濕時其上生白色霉狀物,初期葉、根系較正常,植株感病數天后即見葉萎蔫,乾枯,繼而植株死亡。定植後受害較輕,極少量植株繼續死亡,一般停止擴展。此外,該病還表現為猝倒狀或葉腐

病原

病原稱立枯絲核菌,屬半知菌亞門真菌。初生菌絲無色,後變黃褐色,具隔,直徑8至12微米,分枝基部變細,分枝處往往成直角。菌核不定形,淺褐至黑褐色。擔孢子圓形,病菌主要以菌絲體傳播和繁殖。

發生規律

病原生長發育最適溫度24℃左右,最高40℃至42℃,最低13℃至15℃。

防治方法

(一)首先選用抗病品種如冬春系列羽衣甘藍新品種。
(二)苗床選擇2~3年以上未種過十字花科作物,地勢較高,排水良好的壤土田塊。
(三)苗床營養土處理:用五福合劑或3.2%惡甲水劑,每平方米取9至10克,混入3至4公斤細土中拌勻,播前把藥土的1/3撒在澆過水的畦面上,播後再將餘下的2/3藥土覆在種子上,做到上覆下墊,使種子夾在藥土中間。
(四)播種不宜過密,覆土不宜過厚。
(五)加強苗床管理,夏秋季高溫時期採用防蟲網和遮陽網。這樣既防蟲害又遮陽降溫與通風。水分補充宜少量多次,澆水後注意通風換氣。
(六)使用充分腐熟肥料。
(七)藥劑防治:播種前用種子重量0.3%的50%福美雙及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拌種;在發病初期拔除病株後噴灑75%百菌清或7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也可用60%多福可濕性粉劑500倍液、20%甲基立枯磷乳油1200倍液、3.2%惡甲水劑300倍液,隔7至10天施1次,視病情防治2至3次。
(八)種植結束,清潔田園,以免菌絲或菌核隨病殘體在農具、器皿以及土壤中成為侵染源。
(九)再次使用的營養缽可採用75%百菌清或7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浸泡處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