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解偶聯
解偶聯蛋白(英語: Uncoupling protein)是一種線粒體內膜蛋白,這種蛋白質能消除線粒體內膜兩側的跨膜質子濃度差,令利用質子濃度差驅動的氧化磷酸化過程減慢,阻礙了三磷酸腺苷(ATP)的正常產生。解偶聯蛋白發揮作用的本質是通過解除了部分正常呼吸鏈中應有的電子傳遞與磷酸化兩者之間偶聯關係,使氧化磷酸化過程進入空轉狀態。
哺乳動物中有五種已知的解偶聯蛋白:
增溫素(又名UCP1)
UCP2
UCP3
SLC25A27(又名UCP4)
SLC25A14(又名UCP5)
解偶聯蛋白在生理學上有其特定的作用,冬眠動物以及新生動物利用解偶聯蛋白,可以將部分本用於製造ATP的能量轉化為熱量。然而,其他物質如2,4-二硝基苯酚(DNP)和羰基氰化物間氯苯腙(CCCP)等物質也有同樣的解偶聯功能,它們因此被稱為 解偶聯劑,並被認為具有一定的毒性。
2,4-二硝基苯酚(英語: 2,4-Dinitrophenol,簡稱 DNP),分子式C6H4N2O5,是一種細胞代謝毒素。DNP能夠通過運送質子通過線粒體膜使氧化磷酸化解偶聯化,使得能量被大量消耗卻不被用來製造ATP。在活體細胞中,DNP是一種離子載體(英語:ionophore)(即可以運送質子穿過生物膜)。它能夠消除線粒體和葉綠體的部分跨膜質子濃度梯度,而由於質子濃度梯度是絕大部分製造ATP的能量來源,這因而妨礙了ATP的產生。這其中浪費的大量能量隨即以熱量的方式散失。DNP在生物化學研究上常被用來幫助探究化學滲透和其他膜輸送(英語:Membrane transport)的生物能量學(英語:Bioenergetics)原理。
上世紀三十年代,就曾使用2,4-二硝基苯酚當作減肥藥,但非常容易導致服藥者體溫過高,出現抽搐、昏迷等現象,甚至導致死亡。酒精和水楊酸在一定程度也是解偶聯劑,所以過度使用這些物質也會導致ATP過度消耗和體溫升高。
甲狀腺素可以促進解偶聯蛋白基因的表達,這使得更多的解偶聯蛋白加入解除偶聯的過程之中,從而增加了產熱與耗氧量。另一方面,甲狀腺素可以增加細胞膜上鈉鉀泵的數量,使得ATP被消耗地更多,促進氧化磷酸化過程的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