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資料
【詞目】 義結金蘭
【拼音】 yì jié jīn lán
【解釋】 金蘭:原指友情契合,引申為結拜兄弟。結為沒有血緣關係的兄弟。
【出處】
1,《周易·繫辭上》:“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2,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賢媛》:“山公於嵇、阮一面,契若金蘭。”
3,高陽《母子君臣》:“這還在其次,最令人刮目相看的是,高峒元與李連英義結金蘭,而且居長,為李連英叫做‘高大哥’”
4,《太平御覽》引《吳錄》:“張溫英才瓖瑋,拜中郎將,聘蜀與諸葛亮義結金蘭之好焉。”
【近義詞】 刎頸之交、生死之交、志同道合
【反義詞】 不共戴天、狹路相逢、冤家對頭
【使用程度】 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 中性成語
【成語結構】 動賓式成語
【成語用法】 動賓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產生年代】 古代成語
【成語正音】 結,不能讀作“jiē”。
【成語辨形】 蘭,不能寫作“鸞”。
【成語謎語】 結拜兄弟
基本內容
舊時漢族社會交際習俗。朋友間情投意合,或為了共同的利益進而結為異生兄弟或姐妹,也就是“拜把子”的意思。
義結金蘭,這個說法來自《世說新語·賢媛》“山公與嵇、阮一面,契若金蘭”,而這個說法大概來自於:《易·繫辭上》,“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朋友交情深厚,後來,根據這些個典故,朋友間情投意合,進而結為異性兄弟或姐妹,稱結金蘭(契若金蘭)。以前的規矩,義結金蘭後,要交換譜貼,叫金蘭譜或叫蘭譜,因此還有一個說法叫做“換貼”,也是兩個人拜把子結金蘭的意思。 按照習慣,結拜的時候按人數各用一沓紅紙寫出每人姓名、生日、時辰、籍貫及父母、祖及曾祖三代姓名的《金蘭譜》,然後擺上天地牌位,根據年齡的大小,依次焚香叩拜,一起讀誓詞。比如武俠小說經常看見的“黃天在上,今日某某和某某結為異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之類的。
典故來源
桃園三結義
桃園三結義是《三國演義》中的第一個故事。劉備、關羽張飛在涿郡張飛莊後花開正盛的桃園,備下烏牛白馬,祭告天地,焚香再拜,結為異姓兄弟。《三國演義》原文:
次日,於桃園中,備下烏牛白馬祭禮等項,三人焚香再拜而說誓曰:“念劉備、關羽、張飛,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實鑒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誓畢,拜玄德為兄,關羽次之,張飛為弟。
網路釋義
義結金蘭,“義”結“金蘭”,字面意思理解,把男子比喻為“義”,女子比喻為“金蘭”,“義”結“金蘭”,顧名思義即男子與女子,彼此相愛,喜結連理。